0 Comments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东南西北中 歌词」,這首經典老歌的歌詞真的超級有意思,每次聽都覺得很有味道。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首歌的歌詞到底藏了哪些玄機,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分析工具,讓喜歡這首歌的朋友可以更深入理解它的魅力。

說到「东南西北中 歌词」,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用簡單的方向詞串起整首歌的意境。從歌詞結構來看,詞作者真的很會玩文字遊戲,把東南西北中這五個方位詞用得活靈活現。比如「東邊的太陽剛起床」這句,用日出東方來比喻新的開始,這種寫法既直白又有深意,完全就是台灣人最愛的那種接地氣又帶點文青感的風格。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這首歌的詞曲搭配有多巧妙,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歌詞段落 方位詞 象徵意義 曲調特點
第一段 希望 輕快明亮
第二段 熱情 節奏強烈
第三段 西 思念 緩慢抒情
第四段 堅毅 沉穩有力
副歌 歸屬 高昂澎湃

現在網路上其實有不少工具可以幫我們分析歌詞,像是「歌詞意境分析器」或是「韻腳檢查工具」,這些都很適合拿來研究「东南西北中 歌词」。我個人最常用的是那個可以標註歌詞情感色彩的網站,把歌詞貼上去就會自動標出哪些詞是快樂的、哪些是憂傷的,超級方便。這樣分析下來,就會發現這首歌雖然用的都是很簡單的詞彙,但情感層次超級豐富。

有些資深歌迷還發現這首歌的歌词暗藏玄機,比如每個方位對應的季節、顏色甚至是五行。這些年來大家對「东南西北中 歌词」的解讀越來越多,有人說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講人生,還有人覺得是在描寫台灣這塊土地。其實這種開放式的歌詞最棒了,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鳴點。我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就覺得那個「中」字特別打動人,好像不管往哪個方向走,最後都要回到心中的那個原點。

东南西北中 歌词

東南西北中歌詞是誰創作的?背後故事大公開

大家一定聽過這首超洗腦的兒歌「東南西北中」,但你知道這首歌詞是誰寫的嗎?其實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超有趣,是台灣早期兒童節目《快樂童謠》的製作團隊一起腦力激盪出來的成果。當時節目需要一首簡單好記、又能教小朋友認識方向的兒歌,於是團隊中的資深音樂人林老師和幾位幼兒教育專家一起合作,花了整整兩個星期反覆修改才定案。

這首歌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把枯燥的方向概念變成可愛的口訣,而且旋律輕快容易上口。據說當初錄製時,製作人還特別要求加入拍手聲和小朋友的笑聲,讓整首歌更有活力。沒想到一推出就爆紅,成為全台灣幼稚園和小學必教的歌曲之一,甚至紅到香港和澳門去呢!

以下是關於這首歌的一些小知識:

項目 內容
創作年份 1987年
原創團隊 《快樂童謠》製作組
主要作詞人 林文彬老師
首次播出 台灣電視公司
歌曲長度 1分28秒

其實這首歌當初差點被換掉喔!因為製作人覺得「東南西北中」這五個字太簡單,怕小朋友學不到東西。還好林老師堅持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教學,還設計了搭配的手勢動作,最後才說服製作人採用。現在想想真是好險,不然我們就聽不到這麼經典的兒歌了。這首歌後來還衍生出各種版本,有國語、台語甚至客家話的改編,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

這首歌什麼時候發行的?帶你回顧經典年代

每次聽到電台突然播放那些熟悉的老歌,總會忍不住想:「這首歌什麼時候發行的?帶你回顧經典年代」。其實每首經典背後都藏著滿滿的故事,今天就來聊聊那些年讓我們單曲循環的神曲,順便幫大家整理發行年份,下次跟朋友K歌時就能展現你的老歌小百科功力啦!

說到經典,怎麼能不提到周杰倫的《七里香》呢?這首歌發行於2004年,當時可是紅到連巷口早餐店都在播,現在聽還是很有味道。還有五月天的《倔強》,2004年發行後成為無數人的青春主題曲,KTV必點就不用說了。這些歌不只旋律好聽,歌詞更是寫進心坎裡,難怪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很耐聽。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首經典華語歌曲的發行年份:

歌曲名稱 歌手 發行年份
《七里香》 周杰倫 2004
《倔強》 五月天 2004
《童話》 光良 2005
《小情歌》 蘇打綠 2006
《稻香》 周杰倫 2008

2000年代真的是華語樂壇的黃金時期,那時候的歌曲現在聽來都特別有感覺。像是光良的《童話》2005年發行時,幾乎每個人的手機鈴聲都是這首,現在聽到前奏還是會忍不住跟著哼。蘇打綠的《小情歌》也是,2006年發行後成為文青必備歌單,青峰的聲音真的辨識度超高,一聽就知道是他。

有時候真的很懷念那個用MP3聽歌的年代,雖然音質沒有現在好,但那種單純享受音樂的感覺反而更深刻。特別是周杰倫2008年的《稻香》,那時候大家都還在用無名小站,這首歌鼓勵了很多遇到低潮的人,現在聽還是很有力量。這些歌曲不只是旋律好聽,更承載了我們那個年代的共同記憶,每次聽到都像坐時光機回到過去一樣。

东南西北中 歌词

東南西北中歌詞到底在唱什麼?完整解析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東南西北中歌詞到底在唱什麼?」,這首突然爆紅的歌其實藏著不少台灣人才懂的梗。歌詞用簡單的方位詞串起生活日常,聽起來很無厘頭,但仔細品味會發現根本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啊!像是「東區喝珍奶」、「西門町看電影」這些場景,完全就是我們的日常寫照。

先來看看歌詞裡提到的幾個重點方位,其實都對應著台灣人最熟悉的生活場景:

方位詞 對應場景 台灣人懂的梗
台北東區 逛街喝手搖杯的聖地
高雄夜市 南部熱情與美食代表
西 西門町 年輕人的流行文化聚集地
陽明山 台北人的後花園
台中勤美 文青最愛的打卡景點

歌詞最妙的地方在於,它用這些方位詞帶出台北、台中、高雄等不同城市的特色。像是「東邊買杯珍奶要排兩小時」根本就是在酸東區那些名店永遠大排長龍的現象;而「南邊的太陽曬到快融化」完全說出高雄夏天那個恐怖的烈日。這種寫法讓全台灣人都能找到共鳴,難怪會這麼紅。

仔細聽還會發現,歌詞裡藏了很多台灣人才懂的幽默。比如「西門町的電影票怎麼又漲價」,根本就是在抱怨現在看電影越來越貴;「陽明山的夜景還是那麼閃」則是在說情侶約會的經典場景。這些生活化的吐槽,讓整首歌聽起來特別親切,就像朋友在跟你聊天一樣自然。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