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說到日本傳統音樂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就不得不提梁塵秘抄 熊野古道這部作品。福島弘和創作的這首樂曲,將熊野古道的靈性與中世紀日本歌謠集《梁塵秘抄》的韻味巧妙融合,讓人彷彿能聽見千年參道上迴盪的歷史低語。

這首樂曲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用現代吹奏樂重現了平安時代的宗教氛圍。你知道嗎?熊野古道其實是日本三重縣到和歌山縣的朝聖之路,沿途有熊野三山等神聖場所。福島弘和為了捕捉這種神聖感,在樂曲中大量運用:

  • 模仿誦經節奏的管樂器斷奏
  • 象徵腳步聲的定音鼓滾奏
  • 描繪森林霧氣的長笛顫音
樂段特色 對應意象 使用樂器
開場低音旋律 古道晨霧 低音號、巴松管
中段快速音群 溪流與鳥鳴 單簧管、短笛
結尾莊嚴和聲 抵達神社的虔誠氛圍 全體銅管與打擊樂

實際聽這首曲子時,會發現它不像一般交響詩那樣直白敘事,反而更像用聲音織就的「音之繪卷」。特別是中間那段用薩克斯風模擬日本傳統樂器聲響的段落,根本神還原了《梁塵秘抄》裡那種「今樣歌謠」的韻味。有樂評人說這就像用西洋樂器打開了時空膠囊,讓現代聽眾能親耳聽見平安朝歌人的心靈世界。

說到演奏難度,這曲子雖然標榜「中編成」,但對管樂團的默契要求超高。光是開頭那幾個小節,各聲部就要精準控制音量,才能營造出由遠而近的朝聖隊伍效果。聽說有些學校管樂社練這首時,指揮還會要求團員們真的去走樓梯找感覺,超有台灣人常說的「搞剛」精神!

梁塵秘抄 熊野古道

梁塵秘抄到底是什麼?熊野古道的音樂故事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梁塵秘抄」到底是什麼東東?其實它是日本平安時代流傳下來的歌謠集,跟熊野古道這條千年參拜道路有超深的淵源。簡單來說,就是古人邊走熊野古道邊唱的歌,後來被整理成冊,成為研究古代音樂的超珍貴資料。這些歌謠不只紀錄了當時的信仰,還藏著超多庶民生活的日常,像是農作、戀愛、甚至抱怨天氣的小情緒,超有畫面感的啦!

說到熊野古道,它可不只是一條路,而是連結熊野三山(本宮、速玉、那智)的網絡,被列入世界遺產後更紅了。古人參拜時會邊走邊唱「熊野御幸歌」,而《梁塵秘抄》就收錄了這些歌謠的片段。有趣的是,這些歌詞超直白,完全沒在跟你文謅謅,比如「山路好難走,腳快斷了」這種現代人也秒懂的內容,根本是古代的「IG限動」吧!

這裡整理幾個《梁塵秘抄》和熊野古道的小知識:

項目 內容
成書時間 平安時代末期(約12世紀)
歌謠類型 雜歌、催馬樂、佛讚等,共20卷(現僅存第10卷與第20卷殘本)
熊野古道連結 收錄「熊野御幸歌」,紀錄參拜者沿途見聞
現代應用 部分曲目被改編成現代演奏版本,在熊野地區的祭典中仍能聽到

其實《梁塵秘抄》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保留了「聲音的考古學」。想像一下,當你走在熊野古道的青苔石階上,耳邊彷彿能聽到千年前的同款歌聲,那種穿越感真的會起雞皮疙瘩!而且這些歌謠的旋律雖然失傳了,但學者從歌詞的節奏推測,可能接近現在的民謠唱法,說不定比我們想的還要活潑呢。

誰創作了梁塵秘抄?認識福島弘和這位音樂大師。這位來自日本的音樂鬼才,用他的才華為我們帶來無數經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低調卻影響深遠的音樂人。

福島弘和這個名字可能對台灣的年輕一代來說有點陌生,但說到《梁塵秘抄》這部作品,相信很多玩過遊戲或看過動畫的朋友都會恍然大悟。這位1970年出生的音樂家,從學生時代就展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後來更成為日本遊戲音樂界的重要推手。他的作品風格獨特,融合了傳統和風與現代電子音樂元素,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聽覺體驗。

說到福島弘和的代表作,就不能不提他為《惡魔城》系列創作的經典配樂。這些音樂不僅完美襯托遊戲氛圍,更成為許多玩家心中的回憶殺。他的創作功力深厚,能夠根據不同作品調性,創作出恰到好處的音樂,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能夠歷久彌新的原因。

作品類型 代表作 創作年份 特色
遊戲音樂 惡魔城系列 1990-2000 哥德式風格融合電子音效
動畫配樂 梁塵秘抄 2003 和風與現代音樂的完美結合
電影音樂 陰陽師 2001 傳統樂器與交響樂的創新運用

福島弘和的創作生涯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對傳統音樂的創新詮釋。他擅長將三味線、尺八等傳統樂器與現代電子音樂結合,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和風電子”風格。這種大膽的嘗試不僅讓日本傳統音樂有了新生命,也影響了後來許多音樂人的創作方向。他的工作室總是擺滿各種稀奇古怪的樂器,據說他會花上好幾個月時間研究如何將這些古老樂器的聲音融入現代作品中。

除了音樂創作,福島弘和也是位出色的音樂製作人。他培養了許多新生代音樂人,並經常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他認為音樂不該被類型限制,這種開放的心態讓他的作品總是充滿驚喜。雖然他本人相當低調,很少在媒體前露面,但他的音樂卻深深影響了整個亞洲的遊戲與動畫產業。

梁塵秘抄 熊野古道

什麼時候聽梁塵秘抄最有感覺?推薦這些時段,其實很看個人當下的心境跟環境氛圍。這張專輯的音樂風格既有禪意又帶點都市的疏離感,特別適合在某些特定時刻細細品味。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覺得最對味的聆聽時段,說不定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時刻。

首先推薦的是深夜獨處時,尤其是凌晨1-3點這段萬籟俱寂的時間。梁塵秘抄那種帶著微醺感的旋律,配上歌詞裡若有似無的哲思,在夜深人靜時特別能觸動心弦。我常會泡杯熱茶,關掉大燈只留一盞小燈,讓音樂在房間裡緩緩流淌,這種時候聽〈塵埃紀〉簡直是種享受。

另外下雨天的午後也是絕配。特別是那種綿綿細雨的日子,坐在窗邊看著雨滴滑落,聽著專輯裡〈秘語〉這類帶點潮濕感的曲子,整個人都會陷入一種很chill的狀態。記得有次颱風天在家,重複播放整張專輯,那種與世隔絕的感覺意外地很搭調。

推薦時段 適合曲目 搭配活動
深夜獨處 塵埃紀、夜行 喝茶、寫日記
雨天午後 秘語、潮間帶 看書、發呆
通勤時間 光之翼、轉角 搭捷運、散步

日常通勤時我也很常聽,特別是捷運上。專輯裡幾首節奏比較明快的歌像是〈光之翼〉,很適合在移動中聽,能讓枯燥的通勤時間多點文青氣息。有時候下班累了,戴著耳機慢慢走回家,讓音樂把煩躁的情緒都過濾掉,也是種小確幸。

最後想說的是,這張專輯也很適合在創作或工作時當背景音樂。它的旋律不會太搶戲,但又足夠有質感,能營造出一種專注的氛圍。我寫稿卡關時常會放來聽,特別是〈轉角〉這首,有種幫思緒轉彎的魔力。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