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楊明堂」這個YouTube頻道,相信很多喜歡看教學影片的朋友都對他不陌生。這位來自台灣的創作者專門分享各種實用的數位工具教學,從基礎的影片剪輯到進階的直播設定都難不倒他,特別適合想認真經營自媒體的新手來學習。

楊明堂的影片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講解超級清楚!他總能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把複雜的功能說得很簡單。像最近一支教大家「自動配音」功能的影片,他就用早餐店點餐來比喻AI語音選擇,讓人一看就懂。而且他還會貼心整理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完全就是新手救星啊~

影片類型 推薦觀看對象 觀看重點
直播設定教學 想開直播的創作者 硬體設備清單、聊天室管理技巧
影片上傳技巧 剛開始經營頻道的新手 標題SEO優化、縮圖製作秘訣
會員功能解析 想增加收入的YouTuber 訂閱方案設計、專屬內容規劃

最近發現楊明堂開始做「YouTube Premium」的系列影片,詳細比較免廣告、背景播放這些功能到底值不值得買。他會實際計算看多少影片才能回本,甚至教你怎麼用家庭方案省錢,這種務實的建議真的超實用。而且他影片底下的留言區總是熱鬧滾滾,大家會互相分享使用心得,形成很棒的交流氛圍。

如果你常遇到影片上傳錯誤或直播卡頓的問題,真的很推薦去翻翻楊明堂的「疑難排解」播放清單。他連最冷門的錯誤代碼都會拍片解釋,像是「ERR_BLOCKED_BY_CLIENT」這種連Google官方說明都寫得很模糊的問題,他都能用螢幕錄影一步步示範解決方法。最近還新增了手機版APP的操作教學,連長輩都能跟著學會上傳影片呢!

楊明堂

楊明堂是誰?認識這位台灣在地創作者的背景故事,這要從他扎根台南的童年說起。這位土生土長的創作者,從小就在廟口聽阿公講古、在巷仔內看布袋戲,這些濃濃的台灣味都成了他後來作品的養分。現在四十多歲的他,總笑說自己是「被傳統文化養大的囝仔」,作品裡處處可見對本土情感的細膩刻畫。

楊明堂的創作生涯其實滿曲折的。大學念的是機械工程,卻在畢業後跑去劇場當學徒,從搬道具開始學起。那段日子他常說「白天搬鐵條,晚上寫劇本」,後來慢慢從幕後走到幕前,開始嘗試用台語寫故事。他最擅長把市井小民的生活寫得活靈活現,像是菜市場阿桑的智慧、做工仔人的幽默,都成了他筆下最動人的角色。

時期 重要經歷 代表作品
2005-2010 台南在地劇團編劇 《廟口那攤紅茶》
2011-2015 成立「巷仔內工作室」 《阿嬤的電鍋哲學》系列漫畫
2016-2020 獲選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 《咱的台灣味》Podcast
2021至今 跨界與傳統藝師合作沉浸式劇場 《神明廳ê秘密》互動展覽

這幾年楊明堂開始嘗試把傳統文化用新方式呈現,像是用AR技術讓觀眾用手機就能看到廟宇彩繪的故事,或是把歌仔戲的唱段改編成嘻哈。他常說:「傳統不是放在博物館的東西,是要讓年輕人覺得『這很潮』。」這種「古早味新包裝」的風格,讓他在年輕族群中也累積了不少粉絲。

除了創作,楊明堂也很熱衷社區營造。他發起的「街角故事採集計畫」訓練阿公阿嬤用手機記錄生活,這些素材後來都變成他創作的靈感來源。有次受訪時他說:「最棒的故事不在書裡,是在菜市場、在公園、在廟埕,那些會跟你說『少年欸,吃飽未』的日常對話裡。」

大家一定很好奇「楊明堂何時開始創作?他的創作歷程大公開」吧!這位在台灣藝術圈默默耕耘多年的創作者,其實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他的創作之路。當時還在讀大學的他,因為一堂選修的水墨課意外開啟了對藝術的熱情,從此一頭栽進創作的世界,用畫筆記錄下他眼中的台灣風景與人情。

楊明堂的創作風格隨著時間不斷演變,從早期的寫實水墨到後來融合當代元素的複合媒材,每個階段都能看出他對藝術的堅持與突破。特別是他擅長將台灣傳統廟宇文化轉化成現代藝術語言,讓年輕世代也能感受到這塊土地的文化底蘊。

創作時期 代表作品 特色描述
2005-2010 《巷弄記憶》系列 寫實水墨,捕捉老台北街景
2011-2015 《廟埕》裝置藝術 結合傳統剪紙與現代雕塑
2016-2020 《島嶼呼吸》油畫系列 抽象表現主義風格,探討環境議題
2021-至今 《數位宮廟》互動展覽 AR科技與傳統信仰的跨界融合

說到最讓粉絲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在2018年那段創作低潮期。當時因為工作室遭遇火災,許多珍貴的原作付之一炬,但他反而將這段經歷轉化成《灰燼中的光》系列創作,用燒焦的畫布殘片重新拼貼,意外開創出全新的藝術語彙。這種把挫折轉為養分的能力,正是楊明堂創作路上最動人的部分。

近年來他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特別是去年在東京的個展《台潮未滿》,把台灣的夜市文化、檳榔西施等元素用普普藝術風格重新詮釋,讓日本觀眾看得目不轉睛。不過他總是笑著說自己還是最愛蹲在廟口畫速寫,因為那裡才有最道地的台灣味。

楊明堂

最近好多人在問「楊明堂都在做什麼?帶你瞭解他的日常創作內容」,其實這位台灣在地創作者的生活超級豐富!他每天除了拍片、寫文章,還會到處挖掘台灣巷弄裡的美食跟故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他都在忙些什麼,保證看完你會想立刻追蹤他的頻道啦!

楊明堂最厲害的就是把台灣的日常變得好有趣,從菜市場阿嬤的獨門秘方,到街角老店的傳承故事,他都能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講給你聽。而且他的影片不是那種很制式的介紹喔,常常會突然冒出一些超有梗的旁白,讓人忍不住笑出來。最近他還開始嘗試用短影音紀錄台灣各地的特色早餐,光是看畫面就讓人餓了!

來看看他最近一週的創作重點:

日期 創作類型 主題內容 特色亮點
2025-07-06 YouTube影片 台南巷弄隱藏版牛肉湯 老闆30年獨家熬湯秘訣
2025-07-08 部落格文章 台北老宅咖啡廳巡禮 5間文青必訪口袋名單
2025-07-10 IG短影音 台中第二市場早餐對決 糯米腸VS肉羹麵實測
2025-07-12 Podcast 專訪傳統剪紙藝術老師傅 現場示範龍年剪紙技巧

除了這些固定內容,楊明堂也很常突發奇想做一些特別企劃。像上個月他就跑去當了一日魚市場拍賣員,跟著凌晨三點就起床的攤商們一起工作,結果影片上線後超多人留言說看完超感動。他還會定期開直播跟粉絲聊天,有時候是分享最近發現的好店,有時候就單純閒聊生活瑣事,那種親切感就像在跟朋友講電話一樣。

最讓人佩服的是,楊明堂總能找到那些連在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小故事。比如說他前陣子拍的「台北橋下的修鞋老師傅」,就把一個做了50年修鞋工作的阿伯人生故事講得超生動,影片裡阿伯一邊補鞋一邊哼歌的畫面,讓好多網友都說看哭了。這種真實又溫暖的內容,就是他創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啦!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