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在問「黑鱼 英文」到底要怎麼說,其實這個詞在英文裡有幾種不同的講法,主要還是要看你想表達的是哪種黑魚。台灣人常說的黑魚通常是指烏鰻或是鱧魚,這兩種在英文裡面的說法不太一樣,而且不同地區的用法也有差別,下面就來跟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幾種黑魚英文說法: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科學學名 |
---|---|---|
烏鰻 | Asian swamp eel | Monopterus albus |
鱧魚 | Snakehead fish | Channa argus |
黑鯛 | Black seabream |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
講到黑魚,不得不提一下台灣人最熟悉的烏鰻,這種魚在台灣的夜市或是熱炒店都很常見,做成麻油烏鰻超級好吃。它的英文是Asian swamp eel,直譯就是亞洲沼澤鰻魚,因為它喜歡生活在淡水沼澤地區。這種魚在東南亞也很普遍,所以英文名稱前面會加上Asian來區別。
另外一種常被叫做黑魚的是鱧魚,英文叫做Snakehead fish,因為它的頭部長得很像蛇。這種魚在台灣的溪流和池塘裡都能找到,肉質也很鮮美。有趣的是,這種魚在美國被視為入侵物種,所以美國人對Snakehead fish這個詞特別敏感。
如果你去海釣,釣到的黑魚可能是黑鯛,這種的英文是Black seabream,屬於鯛科魚類。它的體色偏黑,所以也被歸類在黑魚的一種。台灣西部沿海常常可以釣到這種魚,肉質細嫩,很適合清蒸。
在國外的餐廳菜單上,有時候會直接把黑魚翻譯成Black fish,但這樣其實不太準確,因為Black fish在英文裡可能指的是完全不同的魚種。所以建議還是要用上面提到的具體名稱,才不會造成誤會。下次去國外想吃黑魚料理的時候,就知道要怎麼點菜啦!
黑魚英文怎麼説?台灣人最常問的翻譯問題
每次去海產店點菜,總會聽到有人問「黑魚英文怎麼説?」這真的是台灣人超常遇到的翻譯困擾啦!其實黑魚在英文裡叫做”snakehead fish”,但這個直譯的「蛇頭魚」常讓老外覺得很驚悚,畢竟我們台灣人看黑魚只想到鮮美的湯頭跟Q彈的肉質啊!
除了黑魚,台灣人還常被這些海鮮的英文考倒。下面整理幾個最常被問到的:
中文名稱 | 英文說法 | 備註 |
---|---|---|
黑魚 | snakehead fish | 歐美超市常標示為”live fish” |
虱目魚 | milkfish | 菲律賓人也超愛吃 |
吳郭魚 | tilapia | 台灣養殖大宗 |
午仔魚 | fourfinger threadfin | 名字超長但肉質細嫩 |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台灣人對海鮮的熱愛真的世界聞名。光是「黑魚」這種家常魚種,在國外可能連當地人都沒聽過,但我們從小吃到大的虱目魚粥、黑魚湯,可是讓很多外國朋友一試成主顧呢!下次帶外國朋友去夜市,記得先學起來這些海鮮英文,才不會手忙腳亂比手畫腳啊。
其實台灣人常問的翻譯問題不只海鮮,像「蚵仔煎」、「肉圓」這種小吃也常讓人詞窮。有時候直接說”Taiwanese oyster omelet”反而比硬翻更傳神,畢竟這些都是我們獨有的美食文化嘛!不過說到黑魚,還是要記得”snakehead fish”這個正式名稱,雖然名字有點兇猛,但保證吃過的人都會愛上它的鮮味啦!
大家有冇諗過,點解黑魚喺英文裡唔叫black fish?原來係呢個原因。其實呢個問題背後隱藏住一個有趣嘅生物學冷知識,同埋中西文化對魚類命名嘅差異。黑魚喺台灣係好常見嘅淡水魚,但英文名竟然係”snakehead”,直譯就係「蛇頭魚」,聽落有啲嚇人,但其實同佢嘅外形特徵好有關聯。
首先我哋嚟睇下黑魚同snakehead嘅特徵對比:
特徵 | 黑魚 (台灣叫法) | Snakehead (英文名) |
---|---|---|
頭部形狀 | 較圓潤 | 扁平似蛇頭 |
體色 | 深灰黑色 | 多為深色系 |
鱗片紋路 | 不明顯 | 有蛇紋狀花紋 |
棲息環境 | 淡水水域 | 淡水/沼澤地 |
從表格可以睇到,英文名著重喺魚頭嘅形狀特徵,因為snakehead嘅頭部真係扁平又長,同蛇頭有八成似。而台灣人習慣用體色命名,所以叫「黑魚」就直觀好多。呢種命名差異其實反映咗唔同文化觀察事物嘅角度,西方人傾向注意形狀特徵,東方人就比較常以顏色區分。
另一個有趣嘅點係,snakehead呢個名仲暗示咗呢種魚嘅習性。佢哋係肉食性魚類,捕食時會突然彈出水面,動作快似蛇攻擊獵物,所以英文名除咗形容外形,仲包含行為特徵。相比之下,「黑魚」就純粹係描述性命名,冇咁多隱藏訊息。呢種命名差異喺其他魚類都好常見,譬如台灣叫「吳郭魚」,英文就叫tilapia,完全唔同體系。
講到呢度,不得不提snakehead喺國際上嘅名聲。因為佢哋生存能力超強,可以喺缺氧環境用鰓上器官呼吸空氣,甚至能夠短時間離開水存活,所以被列為入侵物種。可能因為咁,英文名聽落有啲兇猛,而台灣人叫佢黑魚就親切好多,仲成為咗熱門嘅料理食材,譬如黑魚湯、三杯黑魚都係台灣人嘅家常菜。
去海鮮市場必學:黑魚的英文怎麼講才專業?每次去漁港或海產店,看到黑溜溜的黑魚總讓人想買回家煮湯或紅燒,但你知道老外都怎麼稱呼這種魚嗎?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知識,讓你下次點餐或買魚時不再卡關!
黑魚在台灣其實有好多種叫法,像是「烏魚」、「烏鱧」或「黑鱧」,但英文可不是直譯成”black fish”這麼簡單。專業的魚販或海鮮餐廳會用”snakehead fish”這個名稱,因為黑魚的頭部長得有點像蛇,老外一看就懂。如果想更精準一點,學名”Channa argus”也會出現在進口海鮮的標籤上。
中文名稱 | 英文常用名 | 學名 | 特徵描述 |
---|---|---|---|
黑魚/烏鱧 | snakehead fish | Channa argus | 頭部扁平似蛇,肉質細嫩 |
台灣鯛 | tilapia | Oreochromis spp. | 體側扁,養殖常見 |
虱目魚 | milkfish | Chanos chanos | 銀白色,多細刺 |
記得有次在漁港遇到外國觀光客對著黑魚比手畫腳,店家聽不懂”black fish”,最後還是我幫忙用”snakehead”解圍。其實這種魚在東南亞也很常見,馬來西亞叫它”ikan haruan”,泰國則是”pla chon”,如果去這些國家旅遊點菜,用當地名稱會更接地氣喔!
買黑魚的時候除了知道英文,也要注意新鮮度。好的黑魚眼睛會清澈凸出,魚鰓呈現鮮紅色,摸起來肉質緊實有彈性。有些攤販會把養殖的黑魚標示為”farm-raised snakehead”,野生捕撈的則寫”wild-caught”,價格通常差1.5到2倍,可以根據料理需求選擇。像煮湯的話,養殖的肉質比較軟嫩,紅燒或煎炸用野生的會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