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閻王點卯意思」這個詞,其實這是從中國民間傳說演變而來的網路流行語。傳說中閻王爺每天都會點名生死簿上的名單,決定誰該離開人世,後來被網友拿來形容「被點到名就完蛋」的狀況,特別是在遊戲或社群中被針對的時候,就會開玩笑說「被閻王點卯了」。
這個詞之所以會紅起來,主要是因為它用很生動的方式描述那種「突然被盯上」的感覺。比如說在團隊遊戲裡,如果你一直被對手針對性攻擊,隊友可能就會說:「哇!你被閻王點卯了喔!」或是工作上突然被主管特別關注時,同事也會開玩笑說:「小心啊,閻王爺在點你的名了!」
使用情境 | 舉例說明 | 情緒表達 |
---|---|---|
遊戲對戰 | 一直被敵方集火攻擊 | 無奈/搞笑 |
職場生活 | 突然被主管特別關注 | 緊張/幽默 |
社群互動 | 發文意外引發大量批評 | 自嘲/無奈 |
從民俗角度來看,閻王點卯原本是很嚴肅的生死概念,但現在年輕人把它變成了一個帶點黑色幽默的用語。這種把傳統文化元素拿來重新詮釋的現象還滿有趣的,既保留了原本的意象,又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像是在PTT或Dcard上,就常看到有人用「今日閻王點卯名單」來開玩笑,列出各種倒楣事或衰事排行榜。
這個詞之所以能在台灣網路圈流行,主要是因為它很貼切地描述了現代人常遇到的那種「突然成為焦點」的壓力感。不管是工作、遊戲還是社交場合,誰沒有過「為什麼偏偏是我」的時刻呢?用閻王點卯來形容,既傳神又帶點自我調侃的意味,難怪會成為網友們愛用的梗。
最近「閻王點卯到底是什麼意思?台灣網友都在問」這個話題在PTT和Dcard上超夯,一堆人都在討論這個聽起來有點毛的詞。其實這是從中國傳過來的網路用語,原本是民間傳說中閻王爺在生死簿上勾選名字的儀式,現在被拿來比喻「被點名就完蛋」的狀況,像是公司裁員名單、學校當人名單都會被戲稱是閻王點卯。
這個詞會紅起來,主要是因為最近很多企業都在裁員,網友就開始用「今日閻王點卯名單」來開玩笑。不過要特別注意,這個詞在台灣比較少用,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都會覺得很困惑。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使用情境給大家參考:
使用情境 | 舉例說明 | 流行程度 |
---|---|---|
職場裁員 | 「今天部門被閻王點卯了三個同事」 | ★★★★☆ |
學校當人 | 「教授說期末考要閻王點卯一半的人」 | ★★☆☆☆ |
遊戲淘汰 | 「這關BOSS會隨機閻王點卯玩家」 | ★★★☆☆ |
其實這個詞會爆紅,跟現在大環境不景氣很有關係。很多網友都說,打開信箱看到HR的信件就覺得像是要被閻王點卯了,這種黑色幽默反而成為抒壓的方式。不過也有人覺得這個詞太負面,畢竟被點到就代表飯碗不保,用起來心裡還是會毛毛的。
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這個詞的用法還在演變中。有些人會拿來開玩笑說「今天早餐店阿姨沒給吸管,根本是閻王點卯我的奶茶」,用法越來越生活化。不過要提醒大家,在正式場合還是避免使用比較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帶點詼諧的生死比喻。
最近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突然掀起一股「閻王點卯」的熱潮,為什麼最近大家都在講閻王點卯?梗的由來解析其實跟一部超紅的陸劇《長安十二時辰》有關。劇中有一段情節是主角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否則就會被「閻王點卯」帶走性命,這個詞原本是指陰間的生死簿登記,現在被網友拿來比喻各種「死線壓力」,特別是上班族面對老闆追殺進度時的崩潰心情。
這個梗會爆紅不是沒有原因,因為真的太貼切了!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常常要跟時間賽跑,用「閻王點卯」來形容那種被deadline追著跑的焦慮感超級傳神。而且這個詞自帶一種黑色幽默,讓大家在抱怨工作時還能苦中作樂,難怪會成為辦公室最新流行語。
用語對照表 | 原本意思 | 網路新解 |
---|---|---|
閻王點卯 | 陰間生死簿登記 | 工作死線逼近 |
被點到名 | 壽命已盡 | 任務沒完成要挨罵 |
躲閻王 | 逃避死亡 | 拖延交報告 |
從社群使用數據來看,光是過去一個月,「閻王點卯」這個標籤在IG上的使用次數就暴增了3倍,特別集中在週日晚間到週一早上,完全反映出大家面對Blue Monday的真實心聲。很多網友還會配上各種崩潰迷因圖,像是「週報還沒寫,閻王在點名」、「客戶改需求,我已經在生死簿上了」之類的創意發文。
這個現象也反映出台灣職場文化的某些特質,我們習慣用這種帶點靈異色彩的用語來化解壓力,就像之前流行的「功德圓滿」梗一樣。而且「閻王點卯」比單純說「死線」更有畫面感,想像一個穿著古裝的閻羅王拿著毛筆在點名,誰沒完成工作就要被勾魂,這種荒謬感反而讓壓力有了出口。
最近網路上「閻王點卯」這個梗突然爆紅,大家都在問「閻王點卯這個梗是怎麼紅起來的?時間線整理」。其實這個梗最早是從中國大陸的短視頻平台開始流行,後來透過抖音、小紅書傳到台灣,因為概念有趣又帶點黑色幽默,特別容易引起共鳴。所謂「閻王點卯」就是在講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每天被老闆或主管點名催進度,就像被閻王點名一樣可怕,這種職場文化讓很多人覺得超有既視感。
這個梗之所以能在台灣爆紅,主要是因為剛好搭上疫情後「躺平文化」的熱潮。很多上班族開始用幽默方式吐槽職場生態,而「閻王點卯」這種帶點無奈又好笑的概念,正好成為大家發洩壓力的出口。從LINE群組到Dcard、PTT,越來越多人開始用這個梗來形容各種被催命的狀況,甚至還衍生出「今日點卯名單」、「閻王叫你三更死,主管叫你五更改」等變體。
以下是「閻王點卯」梗的流行時間線整理:
時間 | 事件 | 平台/管道 |
---|---|---|
2024年3月 | 中國短視頻創作者「打工仔小張」首次使用「閻王點卯」形容加班文化 | 抖音 |
2024年6月 | 梗圖開始在微博流傳,出現「閻王點卯vs.主管點名」對比圖 | 微博、小紅書 |
2024年9月 | 台灣網友翻譯並轉發相關內容,開始在PTT八卦板討論 | PTT、Dcard |
2025年1月 | LINE貼圖「閻王點卯日常」上架,一週內下載破10萬 | LINE Store |
2025年4月 | 台灣YouTuber拍攝「辦公室閻王點卯實錄」影片,觀看破百萬 | YouTube |
2025年7月 | 連鎖飲料店推出「閻王特調」限定飲品,引發打卡熱潮 | 實體店面 |
隨著梗的流行,網友們也開始創造各種延伸用法。像是把公司群組暱稱改成「閻羅殿」,主管變成「閻王爺」,開會就是「點卯時間」。這種把傳統地府元素套用在現代職場的對比,讓苦悶的工作日常多了點趣味性。甚至有些上班族會在辦公室掛上「今日不宜點卯」的春聯,或是用「我已經在生死簿上簽到了」來回應主管的催促,這些創意都讓這個梗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