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壞之先 人心驕傲 尊榮以前 必有謙卑。」這句話真的說得太貼切了!在台灣社會打滾這些年,看過太多人因為一時得意就飄飄然,最後摔得鼻青臉腫的例子。反而那些默默耕耘、懂得低頭的人,往往能走得更長遠。這讓我想起前陣子聽到的幾個真實故事,完全印證了這個道理。
有個在科技業當主管的朋友,原本團隊表現超好,但他開始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開會時動不動就打斷下屬發言,還常把「沒有我你們什麼都不是」掛嘴邊。結果不到半年,團隊核心成員全跑光,專案也跟著垮掉。這不就是「人心驕傲」帶來「敗壞」的最佳寫照嗎?對比之下,另一個在傳統產業的老闆,明明公司年收破億,卻堅持每天第一線跟員工吃便當,聽取基層意見,去年還被評為業界最佳雇主。
情境 | 態度表現 | 最終結果 |
---|---|---|
科技業主管 | 居功自傲,輕視團隊 | 人才流失,專案失敗 |
傳統產業老闆 | 謙虛傾聽,尊重員工 | 企業成長,獲得尊榮 |
新生代網紅 | 炒作話題,攻擊同行 | 粉絲反感,帳號被封 |
資深Youtuber | 認真創作,感謝觀眾 | 穩定漲粉,品牌合作 |
現在社群媒體上更明顯啦!有些年輕網紅稍微紅一點就開始擺架子,到處批評同行來刷存在感,結果沒多久就被網友炎上。反觀那些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就算已經破百萬訂閱,還是會認真回覆留言、虛心接受建議。這種反差真的讓人感慨,尊榮從來不是靠踩別人得來的,而是用謙卑的態度一點一滴累積的。
記得小時候阿公常說:「稻子越成熟,頭垂得越低。」那時候只覺得是老人家在說教,現在才懂這根本是職場生存法則。台灣人常講「囂張沒落魄的久」,其實就是在講同個道理。看看身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哪個不是把「請、謝謝、對不起」當口頭禪?就連去巷口買碗滷肉飯,老闆娘對熟客特別客氣的那家,生意總是比隔壁擺臭臉的好上幾倍。
1. 為什麼驕傲會讓人走向敗壞?箴言18:12的智慧提醒
大家有沒有遇過那種自我感覺超良好的人?覺得自己最厲害、什麼都懂,結果最後反而摔得超慘。箴言18:12說得超準:「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這句經文根本就是人生真理啊!驕傲真的會讓人看不清現實,就像戴著濾鏡看世界,最後連自己怎麼失敗的都不知道。
我們來看幾個驕傲帶來的實際問題:
驕傲的表現 | 造成的後果 | 現實案例 |
---|---|---|
不聽別人意見 | 錯失改進機會 | 主管堅持己見導致專案失敗 |
愛炫耀成就 | 人際關係變差 | 朋友漸漸疏遠愛吹噓的人 |
輕視他人 | 團隊合作破裂 | 同事不願配合自大的成員 |
拒絕認錯 | 小問題變大危機 | 死不認錯讓誤會越來越深 |
驕傲最可怕的是會讓人自我膨脹到一個不行。我朋友阿明就是這樣,他在公司業績一直很好,開始覺得自己超強,主管的建議都不聽,同事的提醒當耳邊風。結果有次大案子,他完全沒發現自己策略有問題,最後搞砸了,差點丟了工作。那時候他才明白,原來驕傲真的會蒙蔽一個人的判斷力。
聖經裡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像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是典型。他驕傲到以為自己的成就是全靠自己,結果神讓他失去王位,在野地像動物一樣生活七年。這故事告訴我們,當人把榮耀都歸給自己時,往往就是跌倒的開始。謙卑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智慧,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需要依靠神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2. 職場上如何避免驕傲?從箴言看謙卑的力量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很容易因為一點成就就飄飄然,但聖經箴言16:18提醒我們:「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這句話真的戳中很多職場人的痛點。我自己就見過不少能力很強的同事,因為態度太高傲,最後反而讓團隊合作變得困難,甚至影響到自己的職涯發展。謙卑不是要你否定自己的價值,而是一種更智慧的處世態度。
我們可以從幾個實際面向來檢視自己是否過於驕傲。比如開會時是否總覺得自己的提案最完美、聽到不同意見時會不會立刻反駁、或是升遷後對同事的態度有沒有改變。這些小細節往往就是驕傲心態的破口。箴言11:2說得很直白:「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這不是在嚇唬人,而是真實的職場生存法則。
驕傲表現 | 謙卑做法 | 箴言經文 |
---|---|---|
獨佔功勞 | 分享榮譽 | 箴言27:2 |
輕視他人意見 | 主動請教 | 箴言12:15 |
拒絕認錯 | 坦承過失 | 箴言28:13 |
我自己學到最實用的一招,就是養成「功勞歸團隊,責任自己扛」的習慣。這不是假惺惺的客套話,當你真的這樣做,會發現同事更願意支持你,主管也會更信任你。箴言15:33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尊榮以前,必有謙卑。」在職場上想走得長遠,真的要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驕傲的人常常只看到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卻忽略了他人的長處。箴言裡提到「鐵磨鐵,磨出刃來」,團隊合作就是互相切磋成長的過程。當你真心認為同事某方面比你厲害,主動去請教學習,這種態度反而會讓你累積更多職場資本。
3. 什麼時候我們最容易忘記謙卑?警惕驕傲的時刻,往往發生在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的時候。台灣人有句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但現實中我們常在不自覺間就飄了起來。像是工作升遷後開始對同事頤指氣使,或是考到證照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專業,這些都是驕傲悄悄找上門的危險訊號。
最容易讓人迷失的場景,其實就藏在日常生活裡。我觀察到身邊朋友(包括我自己)常在這幾種情況下「走鐘」:
情境類型 | 具體表現 | 背後心態 |
---|---|---|
職場得意時 | 開會搶話、否定他人提案 | 「我的方法才是對的」 |
學業成績優異 | 嘲笑同學考不好 | 「他們就是不用功」 |
社群媒體按讚多 | 發文語氣越來越嗆 | 「我的觀點比較高人一等」 |
長輩誇獎後 | 開始對家人擺架子 | 「我已經是成功人士了」 |
特別想提醒的是,台灣人很重視的「人情味」其實就是謙卑的展現。記得前陣子去菜市場,有個賣菜阿姨明明生意超好,還是會蹲下來幫客人挑最漂亮的菜,這種「做得越好越客氣」的態度才是真本事。反觀有些網紅稍微紅了就開始擺譜,連粉絲留言都不回,這種反差真的很傷人氣。
還有一種隱形驕傲是「覺得自己不會驕傲」。我有個做設計的朋友,總說自己最討厭驕傲的人,結果每次客戶修改他的作品,他就立刻變臉說人家不懂藝術。這種「雙重標準」連他自己都沒發現,直到合作多年的老客戶跑光才驚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