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在學寫「瓊」這個字的時候,發現它的筆劃其實蠻有意思的。雖然看起來結構簡單,但實際寫起來還是有一些小細節要注意。特別是那個「王」字旁跟右邊「京」的組合,寫得太開會像兩個字,寫得太近又容易糊在一起。

說到「瓊」的筆劃順序,我特別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筆劃順序 說明
第一劃 先寫左邊「王」的橫劃
第二劃 「王」的豎劃
第三劃 「王」的短橫
第四劃 「王」的最後一橫
第五劃 右邊「京」的點
第六劃 「京」的橫劃
第七劃 「京」的豎劃
第八劃 「京」的橫折勾
第九劃 「京」的撇
第十劃 「京」的捺

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寫「瓊」字時,特別強調右邊「京」的那個勾要寫得漂亮,不能太尖也不能太圓。現在用手機打字的時代,很多人可能連「瓊」怎麼寫都忘了,更別說注意這些小細節了。不過我覺得親手寫字還是有它的溫度,特別是像「瓊」這種筆劃多的字,寫得好真的會很有成就感。

有時候去餐廳看到菜單上手寫的「瓊」字,都會特別注意廚師是怎麼寫的。像上次在Adriana’s Mexican Restaurant看到他們手寫的招牌,那個「瓊」字就寫得很工整,每一筆都很到位。雖然是墨西哥餐廳,但老闆娘說她小時候在台灣學過書法,所以對中文字的筆劃特別講究。這讓我想到,其實不管是寫中文字還是做料理,注重細節的態度都是一樣的。

瓊 筆劃

瓊字筆劃怎麼寫?教你正確書寫順序

最近有朋友問我「瓊字筆劃怎麼寫?教你正確書寫順序」,這個字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有點小技巧。瓊字總共有19劃,屬於比較多筆畫的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每個部件的順序,不然很容易寫得歪七扭八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字的正確寫法,讓你能寫出漂亮又工整的「瓊」字。

首先我們來看「瓊」字的結構,它是由左邊的「王」字旁和右邊的「京」組成。寫的時候要先寫左邊的「王」字旁,這個部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就是先寫橫、豎、橫、橫,總共四劃。要注意的是最後一橫要稍微往上挑一點,這樣整個字看起來才會比較有精神。

接下來是右邊的「京」字,這個部分就比較複雜了。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筆順表格給大家參考:

筆劃順序 筆劃說明
第1劃 點(從右上往左下)
第2劃 橫(從左往右)
第3劃 豎(從上往下)
第4劃 橫折(先橫後往下折)
第5劃 橫(從左往右)
第6劃 豎(從上往下)
第7劃 橫折鉤(先橫後往下折再往左鉤)
第8劃 點(在右下方)
第9劃 撇(從右上往左下)
第10劃 捺(從左上往右下)

寫「京」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第7劃的橫折鉤,這個地方很多人會寫錯。正確的寫法是先寫一橫,然後往下折,最後往左上方輕輕鉤起來。這個動作要一氣呵成,不要停頓太久,不然線條會顯得很僵硬。另外最後的撇捺也要寫得舒展一點,這樣整個字才會看起來平衡美觀。

平常練習的時候可以先用鉛筆在格子紙上慢慢寫,等熟悉了筆順之後再用鋼筆或原子筆寫。建議每天花個5-10分鐘練習,大概一週左右就能掌握這個字的寫法了。寫字這種事情真的急不得,要慢慢來才會進步。如果發現某個部分總是寫不好,可以單獨練習那個筆畫,等熟練了再組合起來寫完整的字。

為什麼『瓊』字筆劃這麼多?拆解字型結構,這個問題其實跟漢字的演變歷史和造字原理有關。『瓊』字總共有19劃,在常用字裡面算是筆劃數偏多的,但仔細拆解它的結構就會發現,這個字是由多個有意義的部件組合而成,每個部件都有其來源和功能。

先來看『瓊』字的組成部件。這個字可以拆解為「王」、「冏」、「玉」三個主要部分。在古文字中,「王」部通常與玉石、珍寶有關,而「冏」部則是表示光亮的意思,再加上「玉」部強化了珍貴的意象。這樣層層疊加的結果,自然就讓筆劃數變得比較多。

讓我們用表格來具體分析『瓊』字的部件和筆劃:

部件 筆劃數 含義說明
4劃 與玉石相關的部首
7劃 表示光亮的意符
5劃 強調珍貴的意涵
其他連接筆劃 3劃 部件間的連接筆畫

從這個表格可以看出,『瓊』字的筆劃多是因為它融合了多個有意義的部件。這種造字方式在漢字中很常見,特別是在形聲字和會意字中。每個部件都承載著特定的意義或發音提示,雖然增加了書寫的複雜度,但也讓漢字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的文字系統。

有趣的是,『瓊』字在演變過程中還經歷了一些字形調整。早期的金文和篆書寫法更加複雜,到了隸書和楷書階段才逐漸簡化定型。這種演變也反映了漢字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從圖畫性較強的早期文字,逐步向更加符號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但為了保留字義的完整性,很多字的筆劃數仍然維持在較多狀態。

瓊 筆劃

瓊字筆劃數到底有幾劃?專家來解答

最近有網友在討論區熱議「瓊」這個字的筆劃數,有人說是18劃,也有人堅持是19劃,搞得大家一頭霧水。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畢竟寫字的時候筆劃數不對,考試可是會被扣分的啊!根據教育部標準字體規範,「瓊」字的正確寫法和筆順其實是有明確規定的,不過因為這個字結構比較複雜,確實容易讓人搞混。

先來看看「瓊」字的組成結構,它是由「王」字旁加上「巂」組合而成。重點就在右邊的「巂」部,這個部分的寫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字的總筆劃數。根據書法專家的說法,關鍵在於右上方那個「隹」字的寫法,有些人會把那一撇一捺連在一起寫,這樣就會少算一劃。但按照標準寫法,其實是要分開的,所以總筆劃數才會比較多。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瓊」字各部分的詳細筆劃分解,讓大家可以更清楚看到每一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部件 筆劃數 詳細說明
王字旁 4劃 橫、橫、豎、橫
巂部 15劃 包含「山」、「隹」、「冏」等
總計 19劃 全部加總後的筆劃數

實際寫的時候要注意,右邊「巂」部的「隹」字寫法很關鍵,那一撇要從右上往左下寫,然後再從左往右寫一短橫,這樣才算兩劃。很多人會習慣性地一筆帶過,這樣就會少算一劃。另外下面那個「冏」字框也要注意,裡面的「口」要寫得方正,不能隨便畫個圈就了事。這些細節都會影響到最後的筆劃數計算。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