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天氣濕熱,家裡突然出現一種長滿腳的怪蟲「蚰蜒」,嚇得我差點叫出來!後來查資料才發現,這種看起來很噁心的蟲子其實是居家除害小幫手,專門對付我們更討厭的蟑螂呢。

蚰蜒在台灣又被叫做「錢串子」或「草鞋底」,牠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30對細長的腳,爬行時像波浪一樣擺動。雖然長相不討喜,但牠們可是夜行性獵食者,最愛吃的就是蟑螂、蛾蚋這些害蟲。根據研究,一隻蚰蜒一晚能吃掉好幾隻小強,效率比殺蟲劑還高!

蚰蜒小檔案 說明
分類 節肢動物門-唇足綱
體長 約2-5公分
壽命 3-7年
活動時間 夜間
食物偏好 蟑螂、螞蟻、白蟻等

記得第一次在浴室看到蚰蜒時,我立刻拿起拖鞋要打,還好被阿嬤阻止。她說這種蟲從她年輕時就有,專門吃家裡的小強,是天然的「除蟑隊長」。後來觀察發現,自從蚰蜒出現後,廚房真的很少看到蟑螂蹤影了。牠們通常躲在陰暗潮濕的角落,像是浴室磁磚縫隙、廚房水槽下方,有時候半夜開燈會看到牠們正在巡邏獵食。

雖然蚰蜒長得嚇人,但其實對人體完全無害。牠們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被驚擾時頂多快速逃跑。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會對牠們分泌的體液過敏,如果不小心碰到記得用肥皂清洗。與其用殺蟲劑消滅牠們,不如和平共處,讓這些天然除蟲高手幫我們維持居家環境整潔。

蚰延

最近在浴室或廚房角落發現一種長得像蜈蚣、但腳超多的蟲子嗎?別緊張,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蚰蜒到底是什麼蟲?30隻腳的居家小幫手」啦!雖然牠們長得有點嚇人,但其實是台灣居家常見的益蟲,專門幫我們吃蟑螂、螞蟻這些更討厭的傢伙。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帶你認識這位30隻腳的房客。

蚰蜒的學名叫「蚰蜒目」,跟蜈蚣是遠房親戚,但仔細看會發現牠們的身體比較扁平,而且每對腳都超~級~長~。最特別的是牠們移動速度超快,一眨眼就不見了,所以老一輩都叫牠們「錢串子」,覺得看到會帶來好運(雖然年輕人可能只會尖叫)。牠們最愛躲在潮濕陰暗的地方,像是浴室磁磚縫、廚房水槽下,或是堆滿雜物的儲藏室。

特徵 蚰蜒 蜈蚣
腳的數量 15對(30隻) 21-23對(42-46隻)
身體形狀 扁平 圓筒形
移動速度 超快 普通
毒性 微毒(對人無害) 較強(會刺痛)
食物偏好 蟑螂、螞蟻、小蟲 昆蟲、蜘蛛

其實蚰蜒在台灣算是「居家清道夫」,特別愛吃德國蟑螂的幼蟲,根本是天然殺蟑神器!牠們的毒液對人類幾乎沒影響,頂多不小心碰到會有點癢癢的。不過要是家裡突然出現大量蚰蜒,可能是環境太潮濕了,建議檢查看看有沒有漏水問題,或是堆積太多雜物。平常保持乾燥通風,牠們自然會去找更適合的地方住。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蚰蜒都會想拿拖鞋打,但其實牠們膽小得很,遇到人跑得比誰都快。與其消滅牠們,不如和平共處,畢竟牠們可是免費的除蟲小幫手呢!下次在牆角發現這位30隻腳的朋友,不妨給牠一個微笑(雖然牠應該看不懂),然後繼續各過各的生活就好啦~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蚰蜒會出現在我家?環境潮濕是主因」!這種長得像蜈蚣的小生物真的會讓人嚇一跳,尤其牠們又喜歡在半夜出來逛大街。其實蚰蜒會找上門,跟你家的環境濕度有很大關係,這些小傢伙最愛待在陰暗潮濕的角落,像是浴室、廚房水槽下或是堆放雜物的儲藏室,只要濕度夠高,牠們就會覺得這裡根本是五星級飯店啊!

先來看看蚰蜒最常出沒的幾個地方跟原因:

出現地點 主要原因 解決方法
浴室 地面積水、通風不良 洗完澡記得刮水、開抽風機
廚房水槽下方 水管漏水、櫃體潮濕 定期檢查管路、放除濕劑
陽台花盆旁 澆花後積水、土壤濕潤 控制澆水量、墊高花盆
衣櫃背面 牆壁滲水、衣物堆放太密 保持通風、使用除濕盒

蚰蜒其實是吃其他害蟲的益蟲,但看到牠們在家裡爬來爬去還是很阿雜。要預防牠們入侵,最重要的是控制室內濕度,特別是最近颱風季剛過,很多人家裡都比較潮濕。平常可以養成隨手擦乾檯面積水的習慣,浴室地板盡量保持乾燥,還有就是別讓排水孔積太多頭髮跟污垢,這些都是蚰蜒最愛的「高級住宅區」啦!

如果已經發現蚰蜒蹤跡,除了用殺蟲劑處理,更根本的是要檢查家裡有沒有漏水問題。像是牆角發霉、木質家具膨脹變形,這些都是環境太濕的警訊。有些老房子的浴室防水層可能已經失效,這時候就要考慮重新做防水工程,不然怎麼殺都殺不完,蚰蜒還是會一直來報到喔!

蚰延

最近天氣熱到爆,大家晚上開窗乘涼時要特別小心!蚰蜒什麼時候最活躍?夏季夜晚要特別注意,這些長滿腳的「小蜈蚣」最愛在悶熱潮濕的環境出沒。特別是颱風過後或下雨天,牠們會從排水孔、門縫鑽進家裡,常常把半夜起來上廁所的人嚇得哇哇叫。

蚰蜒的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8點到凌晨3點,這段時間牠們會出來覓食。牠們雖然長得可怕,但其實是吃蟑螂、蛾蚋的好幫手。不過要是家裡突然出現大量蚰蜒,可能代表環境太潮濕或附近有腐爛的有機物,這時候就要好好檢查一下居家環境了。

蚰蜒活躍時段 常見出沒地點 預防方法
20:00-03:00 浴室、廚房排水孔 定期倒熱水沖排水管
雨後潮濕時 門窗縫隙、牆角 使用除濕機保持乾燥
夏季高溫期 地下室、儲藏室 放置樟腦丸或矽藻土

很多人以為蚰蜒會咬人,其實牠們的顎足太短根本咬不穿人類皮膚。但要是皮膚敏感的人碰到牠們分泌的體液,可能會紅腫發癢。建議看到蚰蜒時不要直接用手打,可以用紙巾包起來丟掉,或是用吸塵器處理。記得處理完要洗手,避免過敏反應。

老一輩常說蚰蜒是「錢串子」,看到代表會發財。但現代人大多還是覺得很噁心啦!與其等牠們自己消失,不如做好預防措施。像是晚上開窗時記得關紗窗,浴室保持通風,垃圾廚餘當天就要處理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這些不速之客來訪的機會。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