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常聽到「幾樓算高樓層」這個問題,其實這個答案會因為建築類型、地區特性而有所不同。在台灣買房時,樓層選擇可是門大學問,不只影響價格,更關係到居住品質,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先說說一般大樓的分層概念吧!通常業界會這樣區分:

樓層分類 常見範圍 主要特徵
低樓層 1-5樓 進出方便、價格親民
中樓層 6-15樓 視野適中、噪音較少
高樓層 16樓以上 景觀開闊、空氣流通佳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分法會因為總樓高而調整。像有些超高建築物可能30層以上才算真正的高樓層,而10層左右的華廈,6樓以上就屬於高樓層了。我朋友之前買在信義區某棟25層大樓的12樓,原本以為算中樓層,結果仲介說那棟樓因為周邊都是矮房,10樓以上就算高樓層了,視野和價格都跳一級呢!

說到高樓層的優點,最讓人嚮往的就是採光和通風了。台北盆地濕氣重,住高一點真的比較不容易發霉。而且現在新建案都講究景觀,越高樓view越好,尤其是面河岸或公園的物件,價差可以到每坪5-10萬。不過高樓層也不是沒缺點,像是等電梯時間長,萬一遇到停電或電梯維修,爬樓梯會爬到懷疑人生。前陣子颱風來,我住20樓的同事說他家陽台東西都被吹飛了,風壓真的比低樓層明顯很多。

消防安檢也是考量重點。根據現行法規,11樓以上就算高層建築,消防要求更嚴格,要配備自動灑水系統和緊急升降機。但老實說,很多中古大樓的消防設備根本形同虛設,這點在看屋時要特別注意。我阿姨住的那棟20年老華廈,雖然在15樓,但消防通道堆滿雜物,每次聽到消防車聲音都讓她很緊張。

幾樓算高樓層

買房新手必看!幾樓開始算高樓層?專家解析挑樓層眉角。第一次買房的人常常被樓層問題搞得好混亂,到底幾樓以上算高樓層?每個建案的定義都不太一樣,但通常業界有個大概的標準。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挑樓層的小技巧,讓你在看房時能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一般來說,7樓以上就可以算是高樓層了,但這還要看建築物的總樓高。如果是15層以下的住宅,7-10樓算是中高樓層,11樓以上才算真正的高樓層。但如果是30層以上的摩天大樓,可能要15樓以上才會被歸類為高樓層。買房時要注意,不同樓層的價格差很多,通常中高樓層是最搶手的。

樓層分類 15層以下住宅 30層以上大樓
低樓層 1-6樓 1-10樓
中樓層 7-10樓 11-20樓
高樓層 11樓以上 21樓以上

挑樓層除了看數字,還要考慮很多實際因素。低樓層雖然便宜,但可能會有噪音、隱私和蚊蟲問題;高樓層視野好但價格高,等電梯時間也比較久。中樓層通常是CP值最高的選擇,既能避開低樓層的缺點,價格又不會像高樓層那麼誇張。另外要特別注意,頂樓雖然視野最好,但夏天會特別熱,防水問題也要多留意。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有人喜歡高樓層的view,有人偏愛低樓層進出方便。建議看房時可以多問問住戶實際居住經驗,像是電梯等待時間、水壓穩不穩定這些細節都很重要。如果是買預售屋,更要確認建商對各樓層的定價標準,有時候差一層樓每坪就差好幾萬,這筆錢省下來都能買家具了。

最近看房時發現,高樓層的物件總是特別搶手,價格也比低樓層貴上一截。為什麼大家都愛高樓層?5大優缺點一次告訴你,其實除了景觀好這個顯而易見的優點外,高樓層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實際好處。不過住得高也不全是優點,有些缺點可能連房仲都不會主動告訴你,今天就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講講高樓層最讓人嚮往的部分。視野開闊絕對是最大賣點,尤其是台北市這種高樓密集的地方,住20樓以上真的能避開對面大樓的壓迫感,晚上看夜景超療癒。空氣品質通常也比較好,遠離地面揚塵和汽機車廢氣,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差很多。再來是隱私性,不用擔心路人從窗外看進來,採光也更充足,白天幾乎不用開燈。

不過高樓層也不是完美無缺,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價格。以同樣坪數來說,每高一個樓層單價可能就差個1-2萬,總價差下來很可觀。另外就是等電梯的時間,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段,住30樓的人可能要提前10分鐘出門。遇到停電或電梯維修時,爬樓梯真的會爬到懷疑人生。

優點 缺點
視野開闊景觀佳 單價較高
空氣品質較好 等電梯時間長
隱私性較佳 停電時不便
採光充足 風大時搖晃感明顯
蚊蟲較少 消防逃生難度較高

說到實際居住體驗,高樓層還有些小細節要注意。像是風大的時候,建築物搖晃的感覺會比較明顯,對容易暈的人來說可能需要時間適應。另外就是消防安全問題,雖然現在大樓都有完善的消防設備,但萬一真的發生火災,高樓層逃生確實比較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長輩會特別忌諱住太高。不過現代建築技術進步,這些風險其實都已經降到很低了。

最後要提的是管理費的問題,高樓層因為要分擔更多電梯維護和公共設施的成本,管理費通常會比低樓層貴一些。而且有些社區的高樓層還要額外付水箱加壓的電費,這些隱形成本在看房時很容易被忽略,建議要事先問清楚。

幾樓算高樓層

高樓層住戶注意!遇到地震火災時該如何自保?住在高樓層雖然視野好,但遇到災害時逃生真的要多留個心眼。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自保技巧,這些都是跟消防隊朋友聊天學到的,住在15樓以上的朋友特別要筆記起來啊!

首先地震來的時候,千萬別急著往外衝!高樓層搖晃會更明顯,隨便跑動反而容易跌倒受傷。記得「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躲在堅固桌子旁邊,用手保護頭頸部。等搖晃停止後,再檢查家裡瓦斯、電源有沒有關好。如果發現火災,先判斷能不能自己撲滅,不行就趕快逃!

火災逃生時最怕遇到濃煙,記得「低姿勢爬行」和「濕毛巾摀口鼻」這些老方法其實超有用。但高樓層住戶要特別注意:絕對不要搭電梯!寧可走樓梯慢慢下,也別賭命。如果樓梯間已經充滿濃煙,退回屋內關門,用濕毛巾塞門縫,打119告知位置等待救援。

這邊整理幾個高樓層防災必備物品,大家快檢查家裡有沒有:

物品名稱 用途說明 備註
手電筒 停電時照明 建議選防爆型
滅火器 撲滅初期火災 每半年檢查壓力錶
防煙面罩 過濾濃煙 注意有效期限
哨子 求救用 放在床頭容易拿到的地方
瓶裝水 飲用/降溫 定期更換

平常就要跟家人約定好避難集合點,像是社區中庭或附近公園。建議每半年做一次逃生演練,尤其要教會老人家和小朋友。我家上次演練就發現逃生梯的照明燈壞了,馬上管委會就來修,真的不能偷懶啊!

另外提醒,現在很多新建案都有設置「防火避難室」,交屋時一定要問清楚位置。如果是舊大樓,可以找看看樓梯間有沒有「防火門」設計,這種門能阻隔濃煙蔓延,逃生前先確認門把溫度,不燙手再開門。記住這些小細節,關鍵時刻真的能保命!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