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客廳角落那把舊椅子,已經陪我們家度過二十幾個年頭了。椅背上的藤編花紋被磨得發亮,坐墊也塌陷出一個完美的屁股形狀,每次阿公坐在上面看電視都會笑著說:「這椅子比你們這些囝仔還會認主人啦!」

這把椅子見證過我們家好多故事。記得小時候最愛趴在椅背上偷看阿嬤縫衣服,那些細細的藤條縫隙剛好能當我的「秘密觀察孔」。後來妹妹學走路時,也是扶著這把椅子搖搖晃晃站起來的,椅腳上那些淺淺的牙印,就是她長牙時留下的「紀念品」。

年份 舊椅子的故事
2003 阿公從傳統市場扛回來,說是「真正台灣老師傅手編」
2008 我躲在椅子後面偷吃巧克力,結果融化的巧克力黏在藤條上
2015 颱風天漏水,椅腳泡水後長出小小的黴斑
2021 全家投票決定要不要換新椅子,結果全票通過「再修修繼續用」

前陣子社區垃圾車來收大型廢棄物,隔壁林太太看到我們還留著這把椅子,驚訝地說:「哇!你們家真念舊,現在年輕人都買那種北歐風的椅子了啦!」其實不是捨不得花錢,是這椅子坐起來特別有味道——不是說發霉的味道喔,是那種一坐下去,就會想起阿公講古、阿嬤哼歌的溫暖感覺。

最近發現椅子右後腳有點鬆動,老爸特地去找了當初編椅子的老師傅。八十幾歲的老師傅戴著老花眼鏡,邊修邊說:「這款藤編手法現在沒人會啦,你們這代年輕人連補椅子都要找老人家。」他從工具箱掏出幾根泛黃的藤條,說是當年留下的備料,修完還神秘兮兮地交代:「下次壞掉可能要等孫子結婚時才能修囉!」

舊椅子

阿公的老藤椅為何能坐50年不壞?內行人才懂的保養秘訣,這可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啊!每次看到阿公坐在那張泛黃的藤椅上搖啊搖的,就覺得特別神奇,明明都用了半世紀還這麼牢固。其實藤椅要長壽,關鍵在於日常的細心照顧,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老師傅才知道的小撇步。

首先要注意的是環境濕度,台灣氣候潮濕,藤製品最怕發霉。老一輩都會在梅雨季前用稀釋的白醋水(比例1:10)輕輕擦拭椅面,既能殺菌又能保持藤條彈性。記得擦完要放在通風處陰乾,絕對不能曬太陽!我阿嬤說她年輕時不懂,把藤椅搬去曬,結果沒幾天就脆化斷裂,心疼得要命。

保養項目 正確做法 常見錯誤
清潔頻率 每月1次淡醋水擦拭 用水直接沖洗
放置位置 通風陰涼處 陽光直射或浴室旁
修補時機 發現藤條鬆動立即處理 等到整組散架才修理
承重限制 不超過100公斤 讓小孩在上面蹦跳

再來是使用習慣,藤椅雖然耐用但也是有極限的。阿公那張椅子能撐這麼久,就是因為他從不讓孫子們在上面跳來跳去,而且坐的時候會平均分散重量。老師傅說藤椅最怕單點施力,像有些人喜歡翹二郎腿久坐,時間久了那個位置就會凹陷變形。另外搬動時要雙手托住底座,千萬不能只拉扶手,這是我爸年輕時弄壞一張古董椅學到的教訓。

說到日常維護,老一輩都有自己的一套。我阿公會定期用毛筆沾橄欖油塗抹藤條接縫處,他說這樣能防止乾裂。鄰居張爺爺更講究,每年端午前後都會拆下坐墊,用軟毛刷仔細清理縫隙裡的灰塵。這些看似麻煩的小動作,其實就是讓藤椅長壽的關鍵。現在市面上賣的藤椅很多都用化學漆處理,反而失去天然藤條的韌性,難怪用沒幾年就開始吱嘎作響。

家裡舊椅子捨不得丟?5種超簡單DIY改造術讓它重生!每次大掃除看到那張陪你好多年的舊椅子,總覺得丟掉好可惜對吧?其實只要花點小心思,舊椅子就能華麗變身成超有特色的傢俬,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連手殘黨都能輕鬆上手的改造方法。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換新裝,去布行挑塊喜歡的布料,用釘槍直接把舊椅面重新包覆,連拆都不用拆超方便。記得選厚實一點的帆布或牛仔布比較耐用,像最近很流行的復古碎花布就很適合鄉村風改造。如果想更有創意,可以試試用不同顏色的布料拼貼,做出獨一無二的設計。

第二招是噴漆大法,特別是那種鐵製的餐椅或吧台椅,先用砂紙稍微打磨後,噴上兩層金屬漆馬上質感升級。最近很流行莫蘭迪色系,霧面質感看起來特別高級,噴完記得要放在通風處晾乾至少24小時喔。

改造方式 適合材質 所需時間 難易度
布料包覆 木質/塑膠椅 1-2小時 ★★☆☆☆
噴漆改色 金屬/鐵椅 2-3小時 ★★★☆☆
麻繩纏繞 椅腳/扶手 3-4小時 ★★★★☆

第三種是最近IG很紅的麻繩纏繞術,把椅腳或扶手用粗麻繩一圈圈纏起來,立刻變成文青風咖啡廳同款。纏的時候要塗點白膠固定,收尾處可以用熱熔膠加強。這招特別適合IKEA那種簡約風的椅子,纏完馬上質感翻倍。

如果椅子結構還很穩固只是外表舊舊的,不妨試試貼皮改造。現在傢俬材料行都有賣各種木紋貼紙,像貼手機膜一樣對準貼上去就行,連抽屜把手周圍的細節都能完美覆蓋。記得要從中間往兩邊貼才不會有氣泡,邊緣處用美工刀修整就完成啦。

最後是進階版的加裝收納,在椅背後面釘上幾個掛勾或小籃子,馬上變成多功能置物椅。或是把兩張餐椅中間加塊木板,瞬間升級成小朋友的書桌椅。這種改法特別適合小空間租屋族,一物多用超級省空間。

舊椅子

最近逛二手市場撿到寶!如何辨識有價值的古董椅子?這可是門學問啊!很多老司機都會在跳蚤市場或古董店挖到價值翻倍的寶貝,但新手常被外表迷惑買到假貨。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下次逛二手市集時眼睛更亮。

首先要注意椅子的材質做工。真正有年代的老椅子通常會用實木製作,像是柚木、紅木這類高級木材,摸起來質感厚重。現代仿品多用夾板或密度板,重量輕很多。另外看榫卯結構,老工藝的接合處一定是用傳統榫頭,不會看到螺絲或釘子痕跡。椅腳底部磨損狀況也是判斷重點,真古董的磨損會很自然不均勻。

再來教大家幾個快速辨識法

特徵 真古董 仿製品
木材紋理 自然不規則,有歲月痕跡 過於整齊,可能有人工處理
漆面 可能有龜裂、褪色 漆面完美無瑕
金屬配件 銅綠或氧化痕跡 新穎發亮
坐墊 原始布料可能破損 全新布料或人造皮革

記得要翻過來看椅子底部,很多古董會在隱蔽處留下製造商標記或年代刻印。台灣早期有名的家具廠像是「三義木雕」或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工藝所」作品都很值得收藏。如果看到「Made in Taiwan」的老標記更要仔細檢查,這可能是1970年代前的珍品。

價格也是重要線索喔!太便宜的「古董」要小心,但也不是越貴越好。建議先做功課,查查類似款式的拍賣行情。有些賣家會把民國60年代的椅子當成百年古董賣,其實價差可以到十倍以上。最保險是帶個懂行的朋友一起去,或是拍照傳給古董社團請教達人意見。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