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我生為食傷,這輩子注定是個吃貨命。從早餐的蛋餅豆漿到宵夜的鹽酥雞,我的生活就是不斷在尋找下一頓美食的過程。朋友都笑我說,我的IG根本就是美食地圖,隨便滑都是各種餐廳打卡照。但說真的,能夠用味蕾感受這個世界,我覺得超幸福的啦!

說到食傷人的特質,我自己觀察到幾個很明顯的現象:

特徵 具體表現 日常案例
味覺敏感 能吃出細微調味差異 一吃就知道老闆今天醬油放多了
記憶力好 對吃過的美食印象深刻 三年前在台南某巷口的碗粿味道還記得
容易衝動 看到新開店就想試 明明吃飽了還是硬要買剛出爐的車輪餅

前陣子為了追一家傳說中的滷肉飯,我特地請假從台北殺到台中,就為了那碗用溫體豬做的古早味。排隊兩小時完全值得,那個入口即化的肥肉和醬香,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我媽常唸我這樣太瘋狂,但對我來說,能吃到真正的好料就是人生小確幸啊!

最近開始學著自己做菜,才發現食傷體質的人連下廚都很講究。光是煮個白飯就要挑台梗九號米,水量還要精準到毫升。朋友來家裡吃飯,看我量調味料用電子秤都傻眼,但沒辦法啊,味道差一點點我就是吃得出來。這樣追求完美的個性,有時候連自己都覺得很龜毛,可是好吃的東西真的值得這樣認真對待。

我生為食傷

食傷體質的人為何總是吃不胖?中醫師來解答

最近天氣熱到爆,身邊總有那種怎麼吃都不會胖的朋友,讓人超羨慕的對吧?其實在中醫看來,這可能是「食傷體質」在作祟。這種體質的人消化功能特別好,吃進去的東西一下子就代謝掉了,根本囤積不起來脂肪。今天就來聊聊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體質到底是怎麼回事。

食傷體質的人通常有幾個明顯特徵:首先就是胃口超好,看到什麼都想吃,而且消化速度超快,吃完沒多久又餓了。再來就是體型偏瘦,怎麼吃都不會胖,連喝珍珠奶茶都不會長肉(這根本是拉仇恨啊!)。中醫認為這種體質跟脾胃功能太旺盛有關,所謂「胃火旺」就是這個道理。

食傷體質特徵 一般體質對比
胃口極佳,容易餓 正常三餐食量
代謝超快,不易發胖 容易堆積脂肪
體型偏瘦,肌肉不發達 體型較勻稱
容易口乾舌燥 唾液分泌正常

這種體質雖然讓人羨慕,但其實也有不少困擾。像是營養吸收不良,吃再多都不長肉,體力反而容易不足。而且因為代謝太快,身體常常處於「燃燒」狀態,容易出現口乾、嘴破、睡不好等上火症狀。中醫師建議這類體質的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像是白木耳、山藥、蓮子這些,幫助平衡體內過旺的火氣。

說到飲食調理,食傷體質的人其實很適合吃些溫補的食材,但要注意不能補過頭。像四神湯就是不錯的選擇,裡面的茯苓、山藥可以健脾,蓮子、芡實又能養胃。另外像是燉梨子、綠豆湯這些清潤的甜湯也很適合,既能滿足食慾又不會讓身體更燥熱。最重要的是要定時定量進食,別因為容易餓就亂吃零食,這樣反而會讓脾胃更虛弱。

什麼是食傷命格?從八字看你的飲食天賦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開始研究八字命理,其中「食傷」這個概念特別引起吃貨們的興趣!簡單來說,食傷代表一個人的飲食天賦、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如果你的八字中食傷星很旺,可能天生就是個美食家,不僅懂得吃,還可能很會煮,甚至靠飲食相關行業發達呢!

八字中的「食神」和「傷官」都屬於食傷星,但性格和表現方式不太一樣:

星曜 特質 飲食表現
食神 溫和、享受生活 喜歡精緻美食,擅長烹飪,可能成為廚師或美食評論家
傷官 創新、不拘一格 愛嘗試新奇料理,可能發明獨特菜式,適合開創飲食品牌

食傷旺的人通常味覺敏銳,對食物要求高,甚至有點挑食。比如食神旺的朋友可能堅持某家店的滷肉飯一定要配半熟蛋,而傷官旺的則可能自己研發奇怪但好吃的搭配,像是把珍珠加進鹹酥雞!不過食傷太旺也可能導致飲食失控,比如暴飲暴食或過度追求口感,這點要特別注意。

從五行來看,食傷屬「我生」的能量,所以不同日主的食傷表現也不同。例如甲木日主的人,食傷是火,可能偏愛熱炒、燒烤這類火氣旺的食物;而庚金日主的食傷是水,或許更愛海鮮、生魚片等清爽滋味。下次排八字時,不妨看看自己的食傷星在哪裡,說不定會發現隱藏的飲食天賦喔!

我生為食傷

食傷人何時最容易暴飲暴食?關鍵時段提醒,這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節奏和情緒波動有很大關係。台灣人工作壓力大,常常會用吃來紓壓,特別是這幾個時段特別容易失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危險時段」,幫助大家更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

首先就是下班後的晚餐時間,忙了一整天終於能放鬆,很多人會不自覺吃更多。這時候最容易發生「補償心理」,覺得辛苦工作一整天,吃好一點沒關係,結果一不小心就吃過量。特別是如果中午隨便吃,晚上更容易暴飲暴食。再來是週末假日,沒有工作壓力,時間又多,很多人會把吃美食當成休閒活動,不知不覺就攝取過多熱量。

另外,深夜時段也是高風險期,尤其是熬夜追劇或加班的時候。半夜容易餓,又懶得準備健康的食物,隨手拿零食或叫外送,往往都是高熱量的選擇。這時候身體的代謝也比較慢,吃進去的東西更容易轉化成脂肪。

高風險時段 暴飲暴食原因 常見食物選擇
下班後晚餐 補償心理、飢餓累積 吃到飽、高油鹽外食
週末假日 放鬆心情、社交聚餐 火鍋、燒烤、甜點
深夜時段 熬夜飢餓、方便優先 泡麵、鹽酥雞、手搖飲

情緒波動大的時候也很危險,像是壓力大、心情低落或焦慮時,很多人會用吃來轉移注意力。這時候特別容易選擇高糖高脂的「療癒食物」,像是巧克力、冰淇淋或炸物,雖然當下感覺很好,但事後往往會後悔。還有就是社交場合,朋友聚餐難免會吃多,再加上喝酒聊天,很容易就忽略了自己其實已經飽了。

最後要提醒的是節食後的反彈期,很多人嚴格控制飲食一陣子後,會突然忍不住大吃特吃。這種「all-or-nothing」的心態反而更容易造成暴飲暴食的循環。與其完全禁止自己吃某些食物,不如學會適量享受,這樣反而更能長久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