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發現一個超實用的工具「是十二呀」,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Google Earth啦!不過台灣朋友都愛這樣暱稱它,因為用起來就像有個十二般神奇的力量,可以帶你飛到世界任何角落。這款軟體從2005年推出到現在,功能越來越強大,完全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說到「是十二呀」的版本差異,這邊整理個簡單比較表給大家參考:

版本類型 特色功能 適合使用者
網頁版 免安裝、即開即用 臨時查地圖的懶人
電腦版(Pro) 3D建模、歷史影像 專業工作者
手機App AR實景導航 出門旅遊必備

我特別愛用手機版的「是十二呀」,上次去台南玩就靠它的AR功能找路,連巷弄裡的隱藏版美食都輕鬆找到。而且現在更新後還能看即時天氣,規劃行程超方便。記得有次颱風天,我就是先開「是十二呀」看雲層動向,決定要不要取消露營行程。

最近發現的新玩法是用「是十二呀」的3D功能看自家周邊環境。前陣子家裡想裝太陽能板,我就先用這個工具模擬不同角度的日照情況,連師傅來估價都說我準備得很專業。還有朋友更厲害,用它來追蹤自己跑步路線的海拔變化,說比運動APP還準確。

「是十二呀」的歷史影像功能也超有趣,可以看台灣各地這20年來的變化。像我老家旁邊的空地,從衛星圖上看就從稻田變成工廠再變成公園,這種時光旅行的感覺真的很特別。有時候無聊就會開來看看世界各地的街景,像是北極的極光或是非洲大草原的動物遷徙,畫面清晰到像在看國家地理頻道。

是十二呀

最近FB、IG上瘋狂出現「是十二呀」到底是什麼?台灣網友都在瘋傳的流行語解析,這個看似神秘的數字組合其實源自國小數學題的爆笑烏龍。有網友分享自家小孩把「是12啊」寫成注音「ㄕˊ ㄕˊ ㄦˊ ˙ㄚ」,結果被家長誤看成「是十二呀」,超ㄎㄧㄤ的諧音梗瞬間在各大社團炸開,現在連飲料店菜單都出現隱藏版「十二呀特調」!

這個流行語會紅不是沒道理,台灣人最愛這種無厘頭諧音梗。從早期的「9487」到現在的「是十二呀」,根本就是另類的數字符號學。有網友還整理出進階用法,搭配不同情境效果加倍:

使用情境 舉例 效果說明
裝可愛回覆 「你今天吃什麼?」「是十二呀~」 故意答非所問萌度破表
數學課惡搞 老師問7+5=? 全班齊喊「是十二呀」 讓老師哭笑不得
飲料店點餐 「請問甜度?」「要十二呀的甜」 店員秒懂要全糖

其實這波熱潮也反映出台式幽默的特色——把日常小失誤變成共同笑點。就像之前「雨女無瓜」紅起來的模式,大家明明知道原意是「與你無關」,但就是愛用諧音版來製造歡樂。現在連菜市場阿姨找錢時都會說「找你十二呀」,只能說台灣人的創意真的沒有極限!

最近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常常看到「誰在説『是十二呀』?」這句話被瘋狂轉發,這句口頭禪的起源大公開讓不少網友直呼「原來是這樣!」其實這句話最早是從一位直播主的口中流傳出來的,當時他在玩遊戲時隨口說出這句話,沒想到因為語氣太魔性,瞬間在網路上爆紅,成為年輕人最愛用的流行語之一。

這句話之所以會紅,除了因為發音很洗腦之外,還跟台灣人喜歡用數字諧音來表達情緒有關。像是「94狂」、「87分」這種用法,在台灣的網路文化中早就見怪不怪了。而「十二」在台語發音中跟「實在」很像,所以「是十二呀」其實就是在說「實在是耶」,帶點無奈又好笑的味道,超級符合台灣人愛用反諷表達的個性。

下面整理幾個「是十二呀」最常被使用的場合:

使用情境 舉例說明
遇到荒謬事 「老闆說要加班但沒加班費,是十二呀~」
朋友講幹話 「你說你昨天看到外星人?是十二呀!」
自嘲時刻 「我又把鑰匙鎖在家裡了,是十二呀…」

從2024年底開始,這句話就在Dcard、PTT等論壇上瘋傳,到了2025年更是連菜市場的阿嬤都會說。有網友還發揮創意,把這句話做成各種迷因圖和短影片,甚至連便利商店的店員結帳時都會開玩笑地說「總共是十二元,是十二呀~」讓客人會心一笑。這種從網路紅到現實生活的流行語,真的展現了台灣人特有的幽默感和創造力。

是十二呀

什麼時候會用到「是十二呀」?超實用情境教學

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在問「是十二呀」這個用法,才發現原來很多台灣人也不太清楚什麼時候該用這句超local的台語。其實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超實用的啦!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你一定遇得到的情境,保證看完馬上會用~

最常見的就是在菜市場買東西的時候啦!阿嬤問你「這把青菜要多少錢?」,老闆回「是十二呀」就是在告訴你這把菜12塊。這種時候用台語講價錢特別有親切感,而且通常會比用國語問更便宜喔(笑)。另外像是小吃店點餐,老闆問「要幾碗?」你回「是十二呀」就是在說要12碗,這種用法在傳統市場或老店特別常見。

情境 用法 例句
買東西問價錢 回答金額 老闆:這件衣服多少? 你:是十二呀(120元)
點餐數量 表示份數 店員:要幾份蚵仔煎? 你:是十二呀
確認時間 表達鐘點 朋友:現在幾點? 你:是十二呀(中午12點)

還有一個超常用到的場合就是在講時間的時候!像是朋友問你「現在幾點?」,你抬頭看時鐘剛好12點,就可以很自然地回「是十二呀」。這個用法特別適合用在中午或半夜12點這種整點時間,講起來特別順口。不過要注意如果是下午1點要說「一點」,不會用「是十三呀」喔,台語的時間說法有它自己的規則啦~

在傳統行業像是漁市或果菜批發市場也常常聽到「是十二呀」這種用法。比如說漁販在喊價「這批魚要賣多少?」,旁邊的盤商可能就會喊「是十二呀」表示出價1200元。這種場合用台語喊價真的超有氣勢的,而且數字講法都有固定的規則,聽久了就會發現其實很有规律。下次去傳統市場不妨注意聽聽看,保證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用法!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