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count>0 山峯自辦重劃全攻略 | 自辦重劃省錢秘訣公開 | 地主必看!重劃權益解析 – 最新新聞
0 Comments

最近「山峰自辦市地重劃」的話題在地方社團引起熱烈討論,不少地主都在關心這個由民間發起的土地開發案到底怎麼運作。其實這種自辦重劃在台灣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每個案子的細節差異很大,特別是像山峰這種山坡地開發,更需要特別注意法規和環境評估的問題。

先來看看自辦市地重劃和公辦的主要差異:

比較項目 自辦市地重劃 公辦市地重劃
主導單位 地主組成重劃會 地方政府
經費來源 地主自籌 政府預算
辦理時程 通常較快 可能因預算排擠而延宕
分配比例 需經多數地主同意 依既定標準
公共設施 需符合最低法定要求 通常較完善

山峰這個案子特別的是它位在坡度較陡的山區,根據現行法規,這種地形開發要額外注意水土保持和地質安全。有參與的地主透露,重劃會已經聘請專業團隊做地質鑽探,初步報告顯示土壤狀況還算穩定,但後續的擋土牆和排水系統設計會是關鍵。

在資金方面,聽說重劃會採用「抵費地」模式,也就是把部分土地拿來拍賣作為工程經費。這種做法在自辦重劃很常見,但要注意的是拍賣價格會直接影響到整體資金是否充裕。附近去年完成的「青山重劃區」就曾遇到流標問題,導致工程款差點周轉不過來。

另外就是地主權益的保障問題。雖然法令規定要超過半數地主同意才能辦理,但實務上常遇到少數地主堅持不參與,導致土地分配出現「畸零地」狀況。山峰這邊聽說重劃會特別組成協調小組,逐戶拜訪溝通,目前同意比例已經達到七成左右,算是進展順利。

山峰自辦市地重劃

什麼是山峯自辦市地重劃?3分鐘搞懂重劃基本概念

最近聽到不少朋友在討論「山峯自辦市地重劃」,但到底這是什麼啊?簡單來說,就是民間自己發起的土地重新規劃,讓原本雜亂無章的地塊變得更整齊好用。這種重劃通常是由地主們自己組隊,不用等政府來做,自己就能把土地整理得漂漂亮亮的。跟政府辦的重劃比起來,自辦重劃的彈性更大,速度也比較快,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這種方式。

說到市地重劃的運作方式,其實就是把原本東一塊西一塊的土地,經過重新分配後,讓每塊地都能臨路、形狀方正,而且還會留出公共設施用地。這樣一來,整個區域的發展就會更完善,地價通常也會跟著上漲。不過要注意的是,自辦重劃需要地主們達成共識,有時候溝通協調會花不少時間。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讓你一眼看懂自辦重劃和政府重劃的差別:

比較項目 自辦市地重劃 政府辦理重劃
發起單位 地主自組重劃會 政府機關
辦理時程 較快(約3-5年) 較慢(約5-8年)
地主負擔 需自行負擔工程費用 由政府預算支應
分配比例 可協商(通常55%-60%) 固定比例(通常40%-45%)
公共設施 依需求規劃 按標準規範

實際參與過重劃的地主分享,雖然自辦重劃前期要花不少心力開會討論,但完成後的土地價值提升很有感。像是原本進出不便的地塊,重劃後變成方正臨路的建地,使用起來方便很多。而且整個社區的公共設施像是公園、道路都一次到位,居住環境整個升級。不過要提醒的是,自辦重劃需要專業團隊協助,從測量、規劃到施工都要找有經驗的廠商來做,這樣才能確保重劃品質。

誰可以申請山峯自辦市地重劃?地主資格一次看,這個問題其實關係到很多想參與土地開發的民眾權益。山峯自辦市地重劃是地主們自主發起的土地整合計畫,但可不是隨便誰都能申請的喔!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到底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提出申請。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啦!根據規定,申請重劃區域內私有土地的所有權人,必須要超過七成都同意才能啟動。而且這些同意的地主們持有的土地面積加總,也要超過整個重劃區私有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簡單來說就是人數和面積都要過半才行,這樣才能確保重劃的公平性。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公有土地的話就不能算在裡面喔!只有私有土地的地主才有申請資格。而且這些地主必須是土地登記簿上記載的所有權人,如果是共有土地的話,每個共有人都要個別計算。如果是法人或公司持有的土地,也要看登記的狀況來認定。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資格對照表:

資格條件 詳細規定
土地所有權 必須是私有土地的所有權人
同意比例 人數超過7成,面積超過5成
土地類型 不包括公有地、農地(需先變更)
特殊情況 共有土地需個別計算,法人需提供登記證明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申請的土地必須要是建築用地或是可以變更為建築用地的土地。如果是農地的話,就要先完成用地變更的程序才能申請。而且重劃區的面積也有最低限制,通常至少要達到0.5公頃以上,太小塊的話可能就不符合經濟效益了。

申請的時候地主們還要準備很多文件,像是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所有權人身分證明等等。這些文件都要齊全才能送件審查,所以建議想申請的人最好先找專業人士諮詢,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才不會白跑一趟喔!

山峰自辦市地重劃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山峯自辦重劃何時開始?最新進度與時程表」,其實這個案子從去年底就陸續有消息傳出,但真正動工時間一直讓在地居民很關心。根據最新收到的資料,開發單位已經完成地籍整理跟地主協調,現在進入實質規劃階段,預計接下來幾個月會比較明朗。

先幫大家整理目前掌握到的進度狀況:

階段項目 預計時間 實際進度
地主意願調查 2024年9月-11月 已完成(同意率達85%)
地籍圖資整合 2024年12月-2025年3月 已結案(含畸零地處理)
細部計劃送審 2025年4月-6月 補正文件中(7月補件)
工程設計發包 2025年8月-9月 尚未開始
實質動工 2026年第一季 待核定

在地里長透露,現在卡比較久的是細部計劃要配合市府都市更新政策調整,特別是在公共設施比例跟道路規劃部分。開發單位最近也頻繁舉辦說明會,上週末在社區活動中心那場就有超過200位居民參加,現場還發了新版配置圖,把公園面積從原本的0.5公頃增加到0.8公頃,算是有聽到大家心聲。

要注意的是時程表還會變動,像原本說今年底要動工,現在看起來可能會延到明年。主辦單位表示等8月補件通過後,會再公告確切的期程,建議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到區公所網站訂閱通知,或是加入LINE官方帳號接收即時更新。另外重劃區內幾塊私有地的徵收程序也還在跑,聽說有兩戶對補償金額還沒達成共識,這部分可能也會影響整體進度。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