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每年農曆新年最期待嘅就係屋企嘅團圓飯 宋小梅,佢總係能夠喺最忙碌嘅時節,變出一桌令人驚艷嘅年菜。今年佢仲特別提早兩個月開始準備,話要試吓用AI食譜助手改良傳統菜式,等全家人都食到啲與眾不同嘅味道。

宋小梅嘅廚房永遠都係戰場同實驗室嘅結合體。佢會將AI建議嘅創新做法同阿嬤傳落嚟嘅古早味做對比,再慢慢調整成適合屋企人口味嘅版本。睇住佢一邊對住平板電腦皺眉頭,一邊試味嘅專注樣,真係覺得呢位家庭廚神好可愛。

傳統菜式 AI建議改良版 宋小梅最終版本
紅燒獅子頭 加入山藥增加綿密口感 保留傳統肉餡+山藥絲
佛跳牆 用低溫慢煮取代燉煮 維持陶甕燉煮但縮短1小時
年年有餘(魚) 檸檬香茅蒸魚 破布子清蒸+少許香茅

最有趣嘅係睇佢同個AI助手「吵架」嘅場面。有次AI建議用分子料理技法處理臘味,宋小梅即刻大聲話:「新年點可以冇鑊氣!電子腦唔識咩叫圍爐氣氛啊?」但轉頭又偷偷將AI提供嘅低鹽配方融入自家製臘腸裡,仲要威威咁話係「秘密武器」。

今年嘅團圓飯桌上除咗必備嘅盆菜同蘿蔔糕,仲多咗道「AI蔥油雞」——其實就係宋小梅將網上流傳嘅三十種做法用Excel表格比較後,再結合自己二十年心得嘅成品。啲雞肉嫩滑到連九十歲嘅阿公都話要添飯,仲笑話以後要叫佢做「AI師奶」。

而家宋小梅開始研究點樣用食物3D打印機整賀年糕點,話下年要俾大家驚喜。不過我偷偷見到佢記事本上寫住:「記得留返阿嬤個模做油角,傳統手藝唔可以丟。」果然無論科技點進步,團圓飯最緊要嘅始終係嗰份人情味。

團圓飯 宋小梅

宋小梅是誰?她與團圓飯的溫馨故事,要從台中豐原一間老字號餃子館說起。這位總是綁著馬尾、圍裙沾著麵粉的阿姨,用30年時間把街角小店變成在地人心中「最有家的味道」的地方。每逢過年,她總會多包200顆免費水餃,讓回不了家的遊子也能嚐到團圓滋味。

宋小梅的暖心事蹟 細節 街坊反應
除夕夜留守小店 開到凌晨讓夜歸人帶熱餃子回家 常客阿伯說:「比7-11還有人情味」
獨居長輩優惠 65歲以上點單免費加一顆滷蛋 里長送來手寫感謝卡貼滿牆面
失業家庭暗號 說「要小梅特製」可賒帳三個月 後來有人偷偷塞錢進收銀機

其實宋小梅年輕時是台北上班族,某次返鄉發現阿嬤的餃子攤快撐不下去,毅然辭職接手。她笑著回憶:「那時連韭菜都切不好,現在閉著眼睛都能包出完美皺褶。」店裡那張大圓木桌特別醒目,因為她堅持「吃飯就要圍在一起」,常能看到陌生人併桌聊天,最後交換LINE變成朋友。

颱風天照常營業是她另一個堅持,用保麗龍箱裝熱湯分送給附近攤商。有次水災後整條街停電,她點蠟燭用瓦斯爐煮薑母鴨,二十幾個鄰居自帶碗筷來幫忙,湯鍋見底時有人突然拿出吉他,大夥就著手機燈光唱起《家後》。「那晚根本沒賺錢,但比賺錢開心一百倍。」她揉著麵糰這麼說。

為什麼宋小梅的團圓飯特別讓人感動?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去年除夕夜,她家飄出的飯菜香氣和歡笑聲,那股溫暖至今難忘。宋小梅的團圓飯不只是吃飽喝足那麼簡單,她把每道菜都當成對家人的愛,從市場挑最新鮮的食材,到凌晨還在廚房忙進忙出,連鄰居都說「小梅家的年味特別濃」。

宋小梅的拿手菜背後都有故事,像那鍋燉了八小時的佛跳牆,是她阿嬤傳下來的秘方。她總說:「食物要用心做,吃的人才會感受到溫度。」每年她都會準備這張手寫菜單,邊上還畫可愛的小插圖:

菜色名稱 特別之處 準備時間
古早味佛跳牆 用炭火慢燉,湯頭濃而不膩 8小時
梅干扣肉 自家醃製的梅干菜 3天
手工紅龜粿 模具是阿公留下的 6小時

最讓人動容的是,就算再忙,宋小梅都會為每個人準備專屬的「記憶中的味道」。給牙口不好的阿公煮得軟爛的滷肉,給在國外工作的弟弟帶他最愛的菜脯蛋,甚至連鄰居獨居的王奶奶都會收到她親手包的潤餅。這些細節讓團圓飯不只是形式,而是真正把大家的心都聚在一起了。

飯桌上,宋小梅總能自然地讓大家打開話匣子,從阿公年輕時的故事聊到小侄女的學校生活。她說:「吃飯就是要輕鬆啊,硬邦邦的像在開會就沒意思了。」這種不刻意營造卻處處用心的氛圍,讓每個參與過的人都念念不忘,也難怪街坊鄰居都說「吃過小梅的團圓飯,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團圓」。

團圓飯 宋小梅

每到過年,宋小梅如何準備一桌暖心團圓飯?總是讓親戚朋友們期待不已。她總說:「團圓飯不只是吃飽,更要吃出家的味道。」從採買到上菜,每個細節都藏著她的用心,今天就來偷學幾招小梅姊的私房秘訣吧!

小梅習慣提前兩週就開始規劃菜單,她會根據長輩口味和小朋友喜好來搭配。像是阿公愛吃的紅燒蹄膀一定要燉到軟爛,表弟最愛的炸年糕也不能少。她還會特別準備幾道清爽的涼拌菜,讓整桌菜色不會太油膩。最厲害的是她總能精準掌控份量,既不會剩太多,又能讓大家吃得盡興。

準備事項 小梅的貼心技巧 所需時間
採買食材 凌晨去傳統市場挑最新鮮的 3小時
前置處理 提前滷好肉類更入味 2天前
當日烹調 用砂鍋保溫讓菜不會涼掉 5小時
擺盤上桌 用紅色餐具增添年味 30分鐘

小梅最重視的是讓全家人都能參與準備過程。她會讓老公負責切菜,小孩幫忙擺碗筷,連婆婆都搶著要拌她拿手的涼拌海蜇皮。她笑說這樣熱鬧才有過節氣氛,而且大家一起動手做的菜特別香。廚房裡飄著滷肉的香氣,客廳傳來小孩玩鬧的笑聲,這就是小梅心目中完美的團圓飯場景。

除了傳統年菜,小梅每年都會嘗試一道新菜色。去年學做的紹興醉蝦大獲好評,今年她偷偷練習了冰糖醬鴨,還特地跟隔壁張媽媽請教醬汁比例。她總說做菜就像照顧家人,要多花心思去了解每個人的喜好。就連盛菜的盤子也是精心挑選,要用有花紋的喜氣盤子才夠應景。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