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好多人在討論「五行互補」的概念,其實這個觀念不只用在風水命理,連挑選3C產品都可以參考這個邏輯耶!就像我們買筆電的時候,處理器效能、散熱系統、電池續航這些元素之間也要講究平衡,缺一不可。今天就用大家熟悉的Lenovo IdeaPad Slim 3系列來舉例,看看現代科技產品怎麼體現五行相生的智慧。

先來看看這台筆電的硬體配置怎麼達到「金木水火土」的協調性:

五行元素 對應筆電部件 實際功能表現
金(收斂) 金屬機身 強化結構耐用度
木(生長) 散熱風扇 維持系統穩定運作
水(流動) 液態散熱管 快速導熱降溫
火(能量) 處理器與顯示卡 提供運算效能
土(穩定) 電池與電路板 確保電力供應平衡

實際使用時會發現,這台14吋的輕薄筆電雖然機身只有1.4公斤左右,但因為鋁合金外殼(金)和特殊散熱設計(木)的搭配,就算連續剪片兩小時也不會燙手。這就像中醫講的「水火既濟」,處理器(火)產生的熱能透過散熱系統(水)有效導出,達到動態平衡。

特別要提的是它的續航表現,官方數據說能撐到9小時,實際文書使用大概7小時沒問題。這種「土生金」的關係很有趣——電池(土)穩定供電讓金屬機身(金)不會因為過熱變形,反而強化了整體結構。而且現在新款的還支援快充,30分鐘就能充到50%,根本是現代版的「水生木」概念,快速補充能量讓系統持續運轉。

五行互補

五行互補是什麼?3分鐘帶你搞懂老祖宗的智慧。其實啊,這就是古人觀察自然萬物後,歸納出的金、木、水、火、土五種能量相互影響的關係。台灣人常說的「相生相剋」就是這個道理,不只用在風水命理,連中醫養生、飲食調理都能見到它的蹤影呢!

先來看看最基礎的五行相生關係:木生火(就像木材能燃燒)、火生土(灰燼變成土壤)、土生金(礦物從地裡挖出)、金生水(金屬表面凝結水珠)、水生木(植物需要水分)。這種循環就像大自然的食物鏈,每個元素都在滋養下一個。老一輩的人會說這是「補氣」,比如體質偏寒的人多吃屬火的食材來調和。

當然也有相剋的情況,用表格來看更清楚:

相剋關係 實際例子 生活應用建議
木剋土 樹根會破壞土壤結構 脾胃差的人少吃生菜沙拉
土剋水 堤防能阻擋洪水 水腫時可吃南瓜、地瓜
水剋火 水能滅火 上火喝綠豆湯降火氣
火剋金 高溫能熔化金屬 金屬餐具別放微波爐加熱
金剋木 斧頭能砍伐樹木 肝不好避免過量攝取金屬

台灣人最愛用五行概念來調理身體,像夏天容易心火旺,阿嬤就會煮蓮子湯(水)來平衡;冬天手腳冰冷時,吃些麻油雞(火)就對了。這些智慧其實都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只是現代人比較少去注意而已。下次吃補的時候,不妨想想食材的五行屬性,說不定能吃得更有感覺喔!

最近走在台灣街頭,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講究「五行互補養生」,連夜市賣的飲料都標榜五行配方。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用五行互補養生?其實這跟現代人追求身心平衡有很大關係,畢竟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大家開始意識到單純吃保健食品不夠,需要更整體性的調養方式。五行概念源自中醫,講究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用在養生上就是透過食物、作息甚至情緒來達到體內平衡,這種老祖宗的智慧特別對台灣人的胃口。

五行養生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它很貼近日常生活。比如說,夏天容易上火,就可以多吃屬「水」的食材像冬瓜、蓮子來降火氣;工作壓力大時,用屬「木」的綠色蔬菜舒緩肝氣。這種對應關係讓養生變得很具體,不會像西醫講一堆聽不懂的專業術語。而且台灣人本來就愛食補,五行剛好提供了一套有系統的飲食指南,阿嬤的古老智慧突然變得很科學。

五行 對應器官 推薦食材 適合調理的問題
肝膽 菠菜、奇異果 壓力大、失眠
心小腸 紅棗、番茄 心悸、手腳冰冷
脾胃 南瓜、地瓜 消化不良
肺大腸 白蘿蔔、梨子 咳嗽、皮膚乾
腎膀胱 黑豆、黑木耳 水腫、腰痠

現在連年輕人也瘋五行養生,因為它不只講吃什麼,還包括什麼時間吃、怎麼搭配。像是屬「火」的午時(中午11點到1點)最適合吃紅色食物補心氣,下班後屬「水」的時段(晚上5-7點)喝黑豆水養腎。這種把時間醫學融入日常的方式,讓養生變得很有儀式感,社群媒體上常看到年輕人分享自己的五行餐盤,變成一種新潮流。中醫師也發現,門診中詢問五行調理的病人年齡層明顯下降,20-30歲的上班族特別愛問怎麼用五行改善過勞問題。

五行互補

五行互補怎麼運用在日常飲食中?營養師教你這樣吃!其實中醫講求的五行平衡,跟現代營養學強調的均衡飲食概念超像,只要掌握簡單原則,不用刻意吃補品,三餐就能吃出健康好體質。

先來認識五行對應的食材顏色和營養價值吧!根據中醫理論,不同顏色食物對應五臟,像綠色養肝、紅色補心,而現代營養學也發現,這些天然色素其實就是珍貴的植化素。下面整理個超實用的對照表:

五行 對應顏色 代表食材 主要營養素 現代營養學好處
綠色 菠菜、奇異果 葉綠素、維生素C 抗氧化、幫助肝臟代謝
紅色 番茄、紅藜麥 茄紅素、鐵質 保護心血管、改善貧血
黃色 南瓜、地瓜 類胡蘿蔔素、膳食纖維 護眼、促進腸道蠕動
白色 山藥、白蘿蔔 黏液蛋白、硫化物 滋潤呼吸道、增強免疫力
黑色 黑木耳、黑芝麻 花青素、鈣質 抗衰老、強化骨骼

實際應用超簡單,早餐可以來碗白色山藥粥配綠色蔬菜,中午吃紅色番茄炒蛋搭黃色地瓜飯,下午茶來把黑色芝麻糊,晚餐煮鍋五行蔬菜湯(青江菜、紅蘿蔔、玉米、白蘿蔔、香菇)。記得每天輪替不同顏色食材,不要偏食某種顏色,這樣營養才會均衡。

台灣當季食材就超適合這樣搭配,像夏天多吃綠色苦瓜、紅色西瓜解暑,冬天換黑色黑豆、白色蓮子溫補。營養師建議每餐至少包含3種五行顏色,外食族可以簡單從自助餐夾菜時留意,選不同顏色的配菜就對啦!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