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網路上突然流行起「一坤年是多少年」這個問題,其實這是從中國說唱歌手蔡徐坤的梗延伸出來的時間單位。一坤年原本是粉絲用來形容蔡徐坤出道時間的創意說法,後來被網友們玩成了一個有趣的計量方式。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特別的時間單位到底是怎麼計算的,順便分享一些相關的有趣知識。

根據網友們的共識,一坤年的計算方式其實很特別:

時間單位 換算方式 實際天數
一坤年 2.5年 約912天
一坤月 2.5個月 約75天
一坤日 2.5天 60小時

這個2.5的數字其實是來自蔡徐坤的成名曲《只因你太美》的諧音梗,歌曲中「雞你太美」被網友們戲稱為「2.5美」,所以才衍生出用2.5倍來計算的這個時間單位。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網路上聊天時,都會用「我等了整整一坤年」來誇張地表達等待時間很長,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網路用語。

有趣的是,一坤年的概念還被延伸運用到其他領域。比如在遊戲圈,玩家會說「這個副本打了一坤年還沒過」;在追劇時也有人開玩笑說「這部劇更新速度慢到要等一坤年」。甚至有些YouTuber做影片時,會用「一坤年沒更新了」來當作影片開場白,這種幽默的用法讓整個網路文化變得更有趣。

雖然一坤年不是正式的時間單位,但它確實反映了當代網路文化的創意和幽默感。下次看到有人用這個詞,你就不會再問「一坤年是多少年」啦!這種由粉絲文化衍生出來的創意用法,也讓我們看到網路世代如何用幽默的方式重新定義生活中的各種概念。

一坤年是多少年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一坤年」這個詞,一坤年到底是幾年?台灣人最常搞混的時間單位其實源自中國網路用語,原本是指兩年半,但現在用法越來越隨性,常常讓人霧煞煞。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幾個台灣人最容易搞混的時間單位,下次看到才不會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先來說說這個「一坤年」,最早是從藝人蔡徐坤的梗圖開始流行,因為他曾經說過「練習時長兩年半」,後來就被網友戲稱為「一坤年」。不過現在用法超彈性,有人說一坤年等於兩年半,也有人說是三年,甚至還看過有人拿來開玩笑說「我已經等了一坤年」其實才過三天。這種網路用語真的讓人很頭痛,建議大家看到時還是要問清楚上下文比較保險。

除了「一坤年」,台灣人還常搞混這些時間單位:

時間單位 實際長度 常見誤解
一甲子 60年 有人以為是100年
一旬 10天 常被誤認為10年
一刻鐘 15分鐘 年輕人常以為是30分鐘
一炷香 約30分鐘 每炷香燃燒時間不同

特別要提醒的是「一旬」,這個詞在報章雜誌上很常見,像是「這位藝人出道滿三旬」,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30年,其實三旬才30天。還有「一炷香」的時間也很妙,傳統拜拜用的香粗細不同,燃燒時間從20分鐘到1小時都有,所以說「等我燒完這炷香」可能真的要等很久。

另外在職場上常聽到「這個案子下個quarter要完成」,很多台灣人第一次聽到quarter都會愣住。其實就是「季度」的意思,一年分成四個quarter,每個quarter大約三個月。不過有些公司會把財報季的quarter算得不太一樣,所以接到這種任務時最好還是確認清楚具體的起訖日期。

最近網路上常看到「一坤年」這個詞,到底為什麼叫一坤年?這個時間單位的由來大公開!其實這個詞是從中國大陸的網路用語紅過來的,原本是籃球迷在用的梗,後來被台灣網友拿來當成時間單位玩。一坤年指的是兩年半,這個算法超級特別,是從藝人蔡徐坤的「雞你太美」梗延伸出來的,因為他當初練習生時期剛好就是兩年半,結果就被網友拿來當成計時單位了。

說到這個時間單位,其實在台灣網友間已經變成一個有趣的計時方式了。像是有人會說「我上次換手機已經是一坤年前的事了」,或是「這家店我追蹤了一坤年終於去吃了」。這種用流行文化創造的時間單位,真的很有台灣人愛玩梗的特色啊!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了一坤年和其他時間單位的對照,看完你就知道怎麼換算了:

時間單位 換算成一坤年
1年 0.4坤年
2年 0.8坤年
2.5年 1坤年
5年 2坤年
10年 4坤年

這個詞會紅起來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兩年半這個時間長度真的很常出現在生活中。像是大學轉學考的限制、某些合約的期限,或是情侶交往的關鍵期,差不多都是一坤年左右的時間。用這種幽默的方式來計算時間,反而讓討論變得更輕鬆有趣。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網路上聊天都會用「坤年」來代替傳統的年月計算,已經變成新一代的網路計時法了。

不過要提醒大家,這個詞畢竟是網路用語,在正式場合或文件上還是要用正常的時間單位啦!但在朋友間聊天或社群媒體上,用一坤年來開玩笑是完全沒問題的。像是有網友就開玩笑說「等疫情結束可能要一坤年」,這種用法就很有台灣人苦中作樂的感覺。

一坤年是多少年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一坤年」這個詞,但到底一坤年怎麼算?教你快速換算的小技巧。其實這是源自中國藝人蔡徐坤的梗,因為他曾在節目中說「兩年半」的發音很像「一坤年」,後來就被網友拿來當作時間單位玩梗啦!雖然不是正式的時間單位,但學會換算方法後,跟朋友聊天時就能輕鬆接梗囉。

要計算一坤年很簡單,就是把2.5年當作基本單位。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時間的對照表,一看就懂:

時間單位 換算成一坤年
1坤年 2.5年
2坤年 5年
半年 0.2坤年
1個月 約0.033坤年

實際應用時,像我們常說的「大學四年」,用坤年來算就是1.6坤年(4÷2.5)。如果是工作資歷3年,那就是1.2坤年。這種換算方式雖然是網路梗,但在特定圈子裡已經變成有趣的計時方式,尤其年輕人之間常常用這個來開玩笑或計算追星時間。

記住這個2.5年的基準點後,生活中很多時間長度都能快速轉換。比如養寵物7年就是2.8坤年,談戀愛1年半就是0.6坤年。下次看到有人說「我等了整整三坤年」,你就知道那其實是7年半啦!雖然不是正式單位,但這種換算方式確實讓時間計算變得更有趣,也成為網路文化的一部分。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