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 意思」其實就係話,只要堅持落去,連最硬嘅金石都可以雕刻到。呢個道理唔單止適用於讀書或者工作,連人生遇到嘅各種難關都一樣啱用。就好似台灣人成日講嘅「打拼精神」,就算環境幾咁艱難,只要肯堅持,總會有出頭天。
我諗起以前讀書嗰陣,班上總有幾個同學特別勤力。佢哋未必係最聰明,但係每日早到晚走,連放假都返學校溫書。結果畢業嗰陣,呢班同學嘅成績反而比啲所謂「天才」更好。呢個就係「鍥而不捨」嘅力量啦!下面整理咗幾個堅持嘅好處:
堅持嘅好處 | 實際例子 |
---|---|
累積經驗 | 每日寫500字,一年後就係18萬字 |
培養自信 | 由完全唔識到慢慢掌握技能 |
突破極限 | 跑步由3K到完成全馬 |
建立口碑 | 客戶見到你長期穩定嘅品質 |
講到堅持,不得不提台灣嘅中小企業。好多老闆都係由細細間舖頭做起,可能頭幾年都係蝕本,但係佢哋就係憑住一股傻勁,慢慢做出成績。我識得個做傳統糕餅嘅老師傅,佢話最艱難嗰陣連原料錢都冇,但係佢堅持用最好嘅材料,而家已經開到第三間分店。
生活入面有太多事情需要堅持,可能係學個新技能、經營一段關係,或者係改變一個壞習慣。最緊要係記住,困難永遠都會存在,但係只要唔好輕易放棄,時間會證明一切。好似農夫耕田咁,要經歷播種、灌溉、等待,先會有收成嘅一日。
鍥而不捨是什麼意思?台灣人常説的堅持精神,其實就是那種「打死不退」的韌性啦!就像阿嬤醃醬菜要等180天、夜市攤販風雨無阻擺攤30年,這種「憨慢做,緊做沒路用」的態度,早就是台灣人的DNA了。
說到堅持的日常例子,台灣人根本是冠軍等級:
生活場景 | 堅持表現 | 台灣特色 |
---|---|---|
排隊美食 | 甘願曬太陽2小時等一顆蛋黃酥 | 寧可錯過高鐵也不錯過限量 |
傳統技藝 | 老師傅手工刻印堅持不用電腦 | 「機器做的沒靈魂啦」 |
學生時期 | 補習班待到深夜還要去宵夜街 | 書包裡永遠有參考書+珍奶 |
你看那些廟口賣麵線的老攤,颱風天照常開張不是為了賺錢,阿伯會說:「怕熟客跑來沒得吃啊!」這種把小事當使命的傻勁,連外國人都佩服。更別說那些做環保的阿姨,每天拎著布袋撿回收,比上班還準時,她們總笑說:「做久就變習慣囉!」
台灣人的堅持很「接地氣」,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就像農民看天吃飯,稻子被颱風打趴了,摸摸鼻子重新播種;小店家被連鎖超市擠壓,照樣凌晨四點起來備料。這種「啊不然是要怎樣」的務實精神,反而讓很多不可能的事變可能。
為何古人説「金石可鏤」?這個成語的由來解析
大家有沒有聽過「金石可鏤」這個成語?這句話其實出自《荀子·勸學》,原文是「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思就是說,如果半途而廢,連爛木頭都折不斷;但要是堅持不懈,就算是金屬石頭也能雕刻出花樣。古人用這個比喻來強調「堅持」的重要性,真的是很有智慧呢!
說到這個成語的背景,其實跟古代工匠的工藝技術有很大關係。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和玉器的雕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工匠們要用簡陋的工具在堅硬的材料上雕刻,靠的就是日復一日的耐心和毅力。就像下面這個表格列出的,不同材料需要的雕刻時間差很多:
材料類型 | 雕刻難度 | 所需時間 |
---|---|---|
青銅器 | 非常高 | 數月至數年 |
玉石 | 高 | 數週至數月 |
木頭 | 中等 | 數天至數週 |
泥土 | 低 | 數小時至數天 |
從這個表格就能看出,要在金屬或石頭上雕刻,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古人用「金石可鏤」來比喻,就是想告訴我們:再困難的事情,只要肯下功夫、持之以恆,最終都能成功。這種精神在現代也很適用,不管是讀書、工作還是學技能,都需要這種「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毅力。
有趣的是,這個成語還反映了古人對材料特性的觀察。金屬和石頭雖然堅硬,但其實都有「疲勞特性」,就是說在反覆的外力作用下,會慢慢產生變化。這跟我們現代材料科學的發現不謀而合,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觀察力。他們可能不懂分子結構,但從實踐中總結出了這麼深刻的道理。
什麼時候該發揮鍥而不捨的精神?3個關鍵時機
人生難免會遇到卡關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拿出「打死不退」的毅力啦!但也不是什麼情況都要硬撐,台灣俗話說「打斷手骨顛倒勇」,到底哪些時刻才值得我們咬緊牙關撐下去呢?今天就來分享三個最需要堅持到底的關鍵時機,讓你不再白費力氣!
第一個時機:學習新技能遇到瓶頸期
不管是學語言、練樂器還是考證照,通常在第3個月左右會遇到「撞牆期」。這時候最容易想放棄,但其實只要撐過這個階段,進步會突然變超快!像我自己學日文時,50音背了兩個月還是記不住,差點就要放棄,結果某天突然就開竅了,現在看日劇都不用字幕了呢!
第二個時機:工作上的重要專案
特別是那種需要長期投入的任務,比如開發新產品或籌備大型活動。台灣職場很常見「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的情況,但如果是對公司或自己職涯有重大影響的案子,真的不能隨便認輸。記得有次幫公司辦展覽,前三天都沒人來,差點想收攤,結果最後一天突然爆滿,還上了新聞呢!
關鍵時機 | 堅持的好處 | 常見放棄原因 |
---|---|---|
學習新技能 | 突破後進步神速 | 短期看不到成效 |
重要專案 | 可能帶來重大突破 | 過程太煎熬 |
健康目標 | 改變生活品質 | 需要長期自律 |
第三個時機:培養健康習慣
減肥、戒菸、早睡早起這些事,最難的就是頭三個月。很多台灣人都是一開始熱血沸騰,買了一堆健身器材或健康食品,結果兩週後就放棄。但其實身體適應新習慣需要時間,像我鄰居阿伯每天堅持晨跑,風雨無阻跑了半年,現在三高都不見了,連醫生都說他像換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