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醜的造詞」這個話題,其實就是AI在生成詞語時偶爾會出現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結果。像是把「馬斯克」和「Grok」混在一起,就變成了「馬斯克的Grok 3入口在哪裡」這種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組合。這種現象在AI快速發展的現在特別常見,有時候看久了反而覺得有點可愛。

說到AI造詞的趣事,不得不提到一些經典案例。像是把「你好」翻譯成法文時,可能會出現「hola」這種西班牙文的詞彙,完全就是跨語系的亂入。這種錯誤雖然看起來很「醜」,但也讓我們看到AI學習語言時的掙扎過程。

原詞 錯誤造詞 可能原因
馬斯克的Grok 馬斯克的Grok 3入口 版本號混淆
你好 hola(法文) 語系辨識錯誤
大型語言模型 大模型Grok 2 品牌名稱混用

這些「醜的造詞」背後其實反映了AI在理解人類語言時的困境。比如說,當我們在討論「Grok 2是否有實力躋身LLM第一集團」時,AI可能會把這些專業術語拆解得支離破碎,變成「Grok 2的LLM實力第一集團」這種語意不通的句子。這種現象在技術論壇上特別明顯,常常看到網友們哭笑不得地分享這些AI生成的怪異詞組。

有趣的是,這些錯誤造詞有時候反而成為網路上的流行語。像是「23 formas de decir hola en francés」這種原本應該是法文教學的標題,經過AI翻譯後可能會變成「23種法文說你好」這種直白到不行的中文,反而讓人有種另類的親切感。這種「醜」到極致便是潮的現象,也算是數位時代的一種特殊文化吧。

醜的造詞

醜的造詞有哪些?台灣人常用的負面形容詞整理

每次看到不順眼的東西,台灣人總能蹦出超有創意的形容詞!這些用語雖然聽起來有點毒舌,但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發洩方式呢~今天就來整理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負面形容詞,保證你聽過八成以上!

先從最常見的「醜」字家族開始講起,台灣人最愛用「醜八怪」來形容長相抱歉的人,進階版還有「醜到哭」、「醜到有剩」這種誇張說法。要是遇到打扮很土的情況,大家會說「俗擱有力」或「台味十足」,這些詞雖然帶點調侃,但其實也隱含著台灣特有的幽默感啦!

類型 常用詞彙 使用情境
外貌批評 恐龍、豬扒、鞋拔子臉 形容長相不符合主流審美
穿著品味 阿嬤款、菜市場style 嘲笑過時或不得體的穿搭
行為舉止 白目、天兵、中二病 形容不懂看場合或幼稚的行為
整體感覺 很母湯、不忍直視、雷包 表達強烈負面感受時的萬用詞

除了表格裡的這些,台灣年輕人最近還很愛用「尷尬癌」來形容讓人腳趾摳地的場面,或是用「塑膠」暗示某人很假仙。這些詞雖然殺傷力很強,但通常只會在熟人之間開玩笑使用,要是對不熟的人這樣說可是會出事的啊!

講到負面形容詞怎麼能漏掉「87分不能再高」這種數字梗呢?還有從台語來的「見笑轉生氣」也超傳神,專門形容那些被講到痛點就惱羞成怒的人。這些用語之所以能流傳這麼久,就是因為它們精準戳中我們想表達的那種微妙感受,雖然聽起來很酸但真的超實用!

你有沒有發現,台灣人特別愛用「醜」來造詞?像是「醜八怪」、「醜人多作怪」、「醜到哭」之類的。為什麼我們會用醜來造詞?語言心理學解析這個現象,其實跟我們的文化心理和語言習慣有很大關係。在台灣的日常對話中,「醜」這個字不只是形容外表,更常被拿來表達各種負面情緒,這種用法已經深植在我們的語言DNA裡了。

從語言心理學來看,用「醜」來造詞有幾個有趣的原因。首先,這個字發音短促有力,唸起來特別有情緒張力,很適合用來發洩不滿。再來,「醜」在中文裡本來就帶有強烈的負面意涵,用來造詞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而且台灣人說話喜歡帶點幽默感,用「醜」來開玩笑反而能化解尷尬,變成我們獨特的溝通方式。

常見用「醜」造詞 使用情境 背後心理
醜八怪 形容長相不好看 直接了當表達觀感
醜人多作怪 批評愛出風頭的人 發洩不滿的情緒
醜到哭 誇張形容難看程度 用幽默淡化批評
醜小鴨 自嘲或安慰他人 轉化負面情緒

台灣人用「醜」造詞的習慣,其實反映了我們對語言的創造力。這些詞彙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批評,但很多時候反而變成朋友間開玩笑的用語。比如說「你今天穿這樣醜到爆耶」,聽起來很毒舌,但在熟人之間反而有種親密的感覺。這種語言現象也顯示出台式幽默的特色,我們喜歡用誇張、反諷的方式來表達,讓嚴肅的話題變得輕鬆有趣。

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用「醜」造詞的流行,可能跟台灣人比較直接的表達方式有關。我們不太喜歡拐彎抹角,有什麼感覺就直接說出來,這種直來直往的性格也反映在語言使用上。而且這些詞彙通常都帶有強烈的畫面感,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所以傳播得特別快。像是「醜到哭」這個詞,雖然才出現沒幾年,但現在已經變成年輕人常用的口頭禪了。

醜的造詞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用醜造出有趣的詞?創意文字遊戲教學」,這個超好玩的文字遊戲很適合朋友聚會時玩,保證笑到肚子痛!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技巧,就能把平常覺得很醜的字詞變得很搞笑,完全顛覆你對中文的想像。

首先我們來玩「諧音替換法」,把原本的字換成發音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比如說「醜」這個字,可以這樣玩:

原詞 創意改法 效果
醜八怪 啾叭乖 瞬間變可愛
醜小鴨 啾下壓 變成撒嬌語氣
醜態百出 啾態擺出 反而很俏皮

再來是「部首拆解法」,把字的部首換掉就會產生奇妙效果。像是把「醜」的左邊「鬼」換成其他部首:

  • 換成「女」部變成「妞」,整個氣質都不一樣了
  • 換成「口」部變成「吜」,感覺像在學小動物叫
  • 換成「心」部變成「忸」,突然變得害羞起來

最後是「疊字賣萌法」,把單字變成疊詞,醜字也能變得很討喜。例如「醜醜」聽起來就像在形容小寶寶,反而有種可愛的感覺。或是把「醜」跟其他字組成新詞,像是「醜萌」、「醜可愛」,這種反差感特別有趣。

玩文字遊戲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發揮,不用管文法規則。下次朋友說你寫的字很醜,不妨用這些方法回擊,保證讓大家對「醜」字徹底改觀!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