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斗柄:夜空中的天然指南針
抬頭看過夏天的夜空嗎?那個像大湯勺形狀的北斗七星 斗柄可是最顯眼的星座之一呢!北斗七星由七顆亮星組成,古人把勺子的部分叫做「斗魁」,柄部就叫「斗柄」,在沒有GPS的年代,老祖宗們可是靠它來辨認方向跟季節變化的喔!
北斗七星斗柄的三顆星從斗魁延伸出來,分別是玉衡、開陽和搖光,這三兄弟在夜空中特別好認。有趣的是,斗柄的指向會隨著季節改變,所以農民曆上常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根本就是天然的季節指示器啊!
斗柄三星 | 亮度排名 | 距離地球(光年) | 特別之處 |
---|---|---|---|
玉衡 | 北斗第二亮 | 82.6 | 古代軍隊用來練箭的目標星 |
開陽 | 北斗第六亮 | 78.2 | 用望遠鏡看其實是雙星系統 |
搖光 | 北斗第七亮 | 101 | 阿拉伯人稱它為「尾巴上的星」 |
現在夏天晚上8、9點左右,北斗七星斗柄會高高掛在天頂偏南的位置,整組星星倒掛著像要從天上舀水下來。記得小時候阿公常說,看到斗柄朝上就是要準備收稻子了,這種把星星當成生活時鐘的智慧真的很厲害。雖然現在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但下次夜遊時不妨找找看這組星星,體驗一下古人觀星的樂趣。
北斗七星斗柄不只可以認方向,還能幫忙找到其他星星喔!只要把斗柄的弧度繼續延伸,大概五倍距離就會碰到一顆超亮的橘紅色星星,那就是牧夫座的大角星。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斗柄附近的銀河淡淡的光帶,這些都是都市光害嚴重後很難再看到的風景呢!
最近有朋友問我:「北斗七星斗柄在哪個季節最容易觀察?」這個問題真的問得很好,因為不同季節看北斗七星真的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察經驗,順便整理成簡單的表格讓大家參考。
北斗七星其實一年四季都看得到,但最明顯好認的時段絕對是春季夜晚。這時候斗柄會高高指向東方,整個勺子形狀特別清晰,就算在都市光害稍微嚴重的地方也能輕鬆辨認。我記得去年四月在陽明山上,晚上九點多抬頭就看到超明顯的北斗七星,斗柄就像要戳破天空一樣指向天際,那畫面真的超震撼!
說到季節變化對北斗七星的影響,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季節 | 斗柄指向 | 最佳觀測時間 | 可見度 |
---|---|---|---|
春季 | 東方 | 晚上9-12點 | ★★★★★ |
夏季 | 南方 | 晚上10-凌晨2點 | ★★★★☆ |
秋季 | 西方 | 凌晨12-4點 | ★★★☆☆ |
冬季 | 北方 | 清晨4-6點 | ★★☆☆☆ |
夏季雖然也能看到北斗七星,但因為斗柄轉向南方,位置會比較低,有時候會被建築物或山擋住。我去年夏天在墾丁海邊露營時就發現,要等到半夜斗柄才會完全從海平面升上來,而且亮度也沒有春季那麼明顯。秋天的話更不用說,要熬夜到很晚才能看到完整的北斗七星,對一般上班族來說實在有點辛苦。
記得小時候阿公常帶我去鄉下看星星,他說北斗七星就像天上的時鐘,斗柄轉一圈就是一年。現在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每次看到斗柄指向不同方向,就知道季節又變了。特別是春天夜晚,北斗七星會出現在頭頂正上方,這時候拿手機出來拍星軌照片效果最好,不用蹲低也不用找特別角度,隨便拍都能拍到完整的勺子形狀。
大家晚上抬頭看星星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為什麼北斗七星的斗柄會隨季節改變方向?其實這跟地球公轉和我們觀察的角度有關啦!北斗七星就像掛在天上的大時鐘,而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是讓這個時鐘指針轉動的發條。
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的一部分,由七顆亮星組成勺子的形狀。我們常說的「斗柄」就是勺子把手的部分。由於地球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圈,我們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看星空時,北斗七星的位置也會跟著改變。這就像你繞著一張桌子走,桌上的杯子把手看起來會轉向不同方向一樣。
來看看這個簡單的表格,就知道不同季節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啦:
季節 | 斗柄指向 | 台灣常見觀察時間 |
---|---|---|
春季 | 東方(向上) | 晚上8-10點 |
夏季 | 南方(水平) | 晚上10-12點 |
秋季 | 西方(向下) | 凌晨12-2點 |
冬季 | 北方(垂直下) | 傍晚6-8點 |
其實北斗七星本身的位置沒有變動,是我們地球在動啦!夏天晚上看到斗柄平指南方,冬天傍晚卻變成垂直向下,這種變化在古代就被農民拿來當作季節的指標。現在我們雖然有手機可以看日期,但抬頭看看這個天然的季節指南針還是蠻浪漫的對吧?
下次晚上出門散步,不妨特別注意一下北斗七星的位置。你會發現春天和秋天看到的斗柄角度真的差很多,而且每年這個變化都非常規律。這可是免費的天文秀,不用望遠鏡就能欣賞到喔!
如何用北斗七星斗柄辨識方位?簡單3步驟教你輕鬆找方向
晚上抬頭看星星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怎麼用北斗七星來辨認方位呢?其實只要找到那個像大杓子的北斗七星,用它的斗柄就能輕鬆判斷東西南北啦!這個方法超級實用,特別是在野外迷路或是露營的時候,不用帶指南針也能知道方向,今天就來教大家這個超簡單的技巧。
首先要在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它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形狀就像一個大杓子。杓子的部分叫做「斗」,長長的手把就是「斗柄」了。找到之後,只要把斗柄最外側的兩顆星(天權和玉衡)連成一條線,然後把這條線往斗的方向延伸約五倍的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就是正北方,這樣其他方向也就很容易判斷了。
步驟 | 操作方式 | 注意事項 |
---|---|---|
1 | 找到北斗七星的斗柄 | 最好在晴朗無雲的夜晚 |
2 | 連接斗柄末端兩顆星 | 天權和玉衡這兩顆最亮的 |
3 | 延伸五倍距離找北極星 | 延伸時要保持直線 |
這個方法在台灣的夏秋兩季特別好用,因為這時候北斗七星的位置比較高,容易觀察。不過要記得,北斗七星會隨著季節和時間改變位置,冬天時可能會比較靠近地平線,觀察起來就沒那麼方便了。另外在城市裡因為光害嚴重,有時候星星看不太清楚,建議可以到郊外或是山上,效果會更好喔!
實際操作的時候,你可以先練習用手比劃看看。把手臂伸直,用拳頭當作測量工具,一個拳頭大約是10度,五倍的距離大概就是50度左右。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熟練,以後晚上出門就不用擔心找不到方向了。這個技巧我們祖先用了幾千年,真的是超級實用的自然導航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