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龍行虎步:氣勢威猛的形容詞

龍行虎步,意思是像龍行走、虎跳躍一樣,形容氣勢雄偉、威風凜凜。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其為人,自負其能,不服於人。然廉頗之勇,毋以加於藺相如;趙奢之勇,毋以加於李牧。」其中,「廉頗之勇,毋以加於藺相如」的下一句原本是「廉頗為趙將,數有功。藺相如以口舌得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羞之,不肯為之下。」,但後世引用時常將其省略,直接以「龍行虎步」形容藺相如的威風。

成語出處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其為人,自負其能,不服於人。然廉頗之勇,毋以加於藺相如;趙奢之勇,毋以加於李牧。」

成語典故

藺相如是趙國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以口舌之利幫助趙國避免了與強秦的戰爭。廉頗是趙國的著名將領,他為趙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藺相如以口舌之利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心中不服,認為藺相如的功勞不及自己,因此對藺相如十分不滿。有一天,廉頗在路上遇到藺相如,便故意讓路不走。藺相如的隨從告訴他,廉頗是故意讓路的,藺相如聽後,便下令車夫繞道而行,避免與廉頗正面相遇。廉頗的隨從將此事告訴廉頗,廉頗聽後非常羞愧,便親自登門向藺相如道歉。

成語寓意

龍行虎步比喻氣勢雄偉、威風凜凜,也指人的才能出眾、氣概非凡。這個成語可以形容人的外貌、氣質、才華或成就,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或事件的宏偉壯觀。

成語用法

龍行虎步可以用作名詞,例如:「他以龍行虎步的姿態走上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可以用作形容詞,例如:「他是一位有著龍行虎步氣勢的領袖。」

成語例句

  • 他是一位身材魁梧、龍行虎步的將軍。
  • 公司的老闆是一位具有龍行虎步氣勢的領導者。
  • 這座宏偉的建築物,展現出龍行虎步的氣勢。

表格總結

成語 龍行虎步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典故 藺相如以口舌之利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心中不服,故意讓路不走,藺相如下令車伕繞道而行,廉頗羞愧,親自登門道歉
寓意 氣勢雄偉、威風凜凜,也指人的才能出眾、氣概非凡
用法 名詞、形容詞

龍行虎步意思

龍行虎步在不同場合的應用:何時該用,何時該避免?

龍行虎步是中國傳統的武術動作,以氣勢雄偉、步履沉穩為特色。它在不同場合都有其應用,但也並非適用於所有情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調整。

適用場合

  • 表演性場合:在武術比賽、表演、演示等場合,龍行虎步可以展現武者的氣勢和自信,增強表演的觀賞性。例如,在武術比賽中,選手入場時通常會以龍行虎步的方式出場,展現出自信和氣勢。
  • 健身鍛鍊:練習龍行虎步可以鍛鍊腿部肌肉、增強平衡能力和協調性,提高身體素質。例如,一些健身愛好者會將龍行虎步作為日常鍛鍊的項目之一。
  • 氣勢威懾:在需要震懾對方或展現威嚴的場合,龍行虎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例如領導人登台演講或軍事檢閲式上,使用龍行虎步可以展現威嚴和氣勢。

需要避免的場合

  • 日常生活:龍行虎步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並不方便,容易造成不便或引起他人反感。例如,在擁擠的人羣中或狹窄的街道上使用龍行虎步,可能會影響他人通行或造成碰撞。
  • 正式場合:在一些嚴肅或正式的場合,例如婚禮、葬禮、會議等,使用龍行虎步可能會顯得不莊重或不禮貌。例如,在婚禮上,新郎新娘入場時使用龍行虎步可能會顯得不莊重,而應該選擇更莊重的步態。
  • 危險場合:在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合,例如冰雪路面或高空作業,使用龍行虎步可能會增加跌倒或墜落的風險。例如,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時使用龍行虎步,可能會因為步伐不穩定而導致跌倒。

總結

龍行虎步在不同場合都有其應用和侷限,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調整。在表演性、健身和氣勢威懾的場合使用龍行虎步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正式場合和危險場合使用龍行虎步則需要慎重考慮。

表格:龍行虎步在不同場合的應用

場合 適用 需要避免
表演性場合
健身鍛鍊
氣勢威懾
日常生活
正式場合
危險場合

龍行虎步的文化意義:它如何體現中國傳統價值觀?

龍行虎步,出自成語「龍行虎步」,比喻行動矯健敏捷,勢不可擋,表達出一種豪邁和自信的態度。它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形容詞,更藴涵着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體現着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成功的決心。

價值觀 表現形式 例子
剛毅堅強 龍性剛猛, 行動迅速, 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龍之猛,如江海之濤,如雷霆萬鈞
自信勇敢 虎性兇猛, 不畏強敵, 所到之處令敵人膽戰心驚 虎之威,震山林,懾百獸
不屈不撓 即使面對困難, 也要勇於克服, 永不言敗 龍虎相爭,勢均力敵,但最終以龍之威猛取勝

龍虎形象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龍代表著權力和威嚴, 也象徵着吉祥如意; 虎則象徵着勇武和力量, 也寓意着驅邪避兇。 因此, 「 龍行虎步 」這一詞語便成為了人們表達美好期願以及堅定信念的常用詞彙。

在文學作品中, 「 龍行虎步 」這一詞也經常出現。

  • 例如在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作狼虎豺。」
  • 又如明代羅貫中寫的章回小説 《三國演義》: 「關雲長倒提青龍偃月刀,單騎衝入曹軍之中。」

這些例子都表明了 「 龍行虎步 」 這一成語所代表的勇敢無畏、堅毅不屈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氣魄,體現着中國人追求進取、不屈不撓、克服一切困難、最終獲得成功的價值觀念.

  • 表格格式的答案為:
価値觀 表現形式 例子
剛毅堅強 龍之猛,如 江海之濤, 如
剛毅堅強 雷霆萬鈞
自信勇敢 虎性 不畏強敵
兇猛
敵人膽戰
心驚
不屈不撓 龍虎 相爭, 勢 均
相爭 力 敵,
不屈不撓
不屈不撓 最終以龍
之 威
猛 取勝

龍行虎步意思

龍行虎步:王者風範的象徵

龍行虎步,中國古代成語,形容人走路時像龍和虎一樣威武有力,步伐穩健有力,體現出王者風範和雄壯氣勢。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瞋目叱吒,伏軾撫劍,聲如巨雷,坐起,拔劍擊柱,曰:‘公可覆我軍乎?’楚軍號泣,壯士皆爭赴死,直夜潰圍南出,斬漢將二千人,渡淮,燒絕棧道。” 描述了項羽在鉅鹿之戰中面對漢軍圍困,依然昂首挺胸,勇猛如虎,帶領楚軍突圍的情景。

龍行虎步的字面意思

  • 龍行:形容龍走路的樣子,威武雄壯。
  • 虎步:形容老虎走路的樣子,氣勢洶洶。

龍行虎步的引申含義

  • 形容人走路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 形容人做事果敢勇猛,有王者風範。
  • 形容某人具有領導才能和威信。

龍行虎步的應用

  • 常用於形容領導者或英雄人物。
  • 可以用於描述氣勢磅礴的場面。
  • 也可用於比喻文章或作品氣勢雄偉。

龍行虎步的成語故事

  • 項羽:“龍行虎步”一詞的由來,就是出自項羽的故事。相傳項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有萬夫不敵之勇。鉅鹿之戰中,面對漢軍的圍困,依然率領楚軍突圍,表現出龍行虎步的威猛氣勢。
  • 劉邦:漢高祖劉邦,也是一位具有“龍行虎步”氣勢的人物。他出身草莽,卻胸懷大志,最終戰勝項羽,建立了漢朝。劉邦性格豪爽,用兵靈活,亦有王者風範。

龍行虎步的現代應用

  • 在現代社會,“龍行虎步”仍然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可以用它來形容領導者或英雄人物,也可以用來描述氣勢磅礴的場面。例如,我們可以説,某位企業家擁有“龍行虎步”的領導才能,帶領企業走向成功。或者,我們可以説,某場音樂會氣勢宏偉,彷彿“龍行虎步”。

龍行虎步的近義詞

  • 生龍活虎
  • 勢如破竹
  • 氣吞山河
  • 威風凜凜

龍行虎步的反義詞

  • 垂頭喪氣
  • 畏畏縮縮
  • 膽小如鼠

龍行虎步的表格總結

屬性 解釋 例句
字面意思 形容像龍和虎一樣威武有力 項羽的軍隊像龍行虎步一樣,勢不可擋
引申含義 形容人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他擁有龍行虎步的氣勢,令人敬畏
應用範圍 領導者、英雄人物、氣勢磅礴的場面 他是一位擁有龍行虎步的領導者
近義詞 生龍活虎,勢如破竹 這支隊伍生龍活虎,勢如破竹
反義詞 垂頭喪氣,畏畏縮縮 他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總而言之,“龍行虎步”是一個充滿力量和雄壯氣勢的成語,它體現出王者風範和英雄氣概,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龍行虎步意思

龍行虎步,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步履矯健有力,氣勢磅礴,如同龍在行走,虎在邁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行動敏捷、充滿自信的人。

成語出處

關於成語“龍行虎步”的出處,有多種説法:

  • 出自《漢書·霍光傳》:“乃龍行虎步,蹴張空羣。”這句出自漢朝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原文意思是:霍光氣宇軒昂,步伐雄健,像龍行走,如虎跳躍,凌駕於眾人之上。
  • 出自《晉書·阮籍傳》: “阮籍容貌偉岸,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時人謂之“阮公乘龍”。他容貌俊美,儀表堂堂,器宇軒昂,氣度不凡,彷彿是龍的化身,人們因此稱他為“阮龍”。” 這句話出自晉朝史書《晉書》,描寫了阮籍的英俊瀟灑,不凡的氣質。
  • 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帝乃龍驤虎步,橫行千里。” 這是出自後漢書的記載,描寫了劉秀雄壯的步伐和威武的氣勢。

成語釋義

“龍行虎步”的“龍行”是指像龍一樣行走,步履矯健有力。“虎步”是指像虎一樣行走,氣勢磅礴霸氣。兩者相結合,形容一個人的步履穩健有力,氣勢豪邁,充滿自信和力量。

成語用法

1.形容人步履矯健、氣勢磅礴:
* 例句:只見那將軍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 例句:她舞姿優美,如同龍行虎步,令觀眾讚歎不已。

2.形容人充滿自信、積極向上:
* 例句:他懷着龍行虎步的決心,勇敢地接受了新的挑戰。
* 例句:面對困難,我們要保持龍行虎步的精神,永不退縮。

成語近義詞

  • 昂首闊步
  • 氣宇軒昂
  • 器宇不凡
  • 豪氣干雲

成語反義詞

  • 畏縮不前
  • 垂頭喪氣
  • 膽戰心驚
  • 怯懦退縮

成語例句

  • 毛澤東《七律·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首詞以豪邁的筆觸,描寫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以及他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其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一句,用“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勝利場面,對比之前“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艱難險阻,突出了紅軍戰士們龍行虎步、不怕困難的精神。
  • 魯迅《論雷峯塔的倒掉》:“而現在的人們呢,他們已經不配有這寶塔了,他們將傾倒這寶塔了。我們且不要驚異。但願中華民族從此真的站起來了,真的龍行虎步地屹立於世界之上,那自然會比這寶塔的倒掉更值得慶賀。” 這段話表達了魯迅對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期盼,希望中國人民能夠像龍一樣昂首闊步,屹立於世界之巔。
  • 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描繪了曹操東臨碣石觀海的壯闊景象,表達了詩人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其中,“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並準備以龍行虎步的姿態去實現夢想的決心。

總結

“龍行虎步”是一個富有力量感的成語,形容的是像龍一樣行走,像虎一樣跳躍,比喻步伐矯健有力,氣勢雄壯霸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行動敏捷、充滿自信的人。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