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在中華文化中, 有許多由陰陽二元發展而來的神秘符號及概念, 像是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及九宮。這些概念相互交織,形成一個完整且複雜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體系。本文將簡單介紹這些概念,並探討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太極

太極是萬物的起源,代表宇宙初始的混沌狀態,是陰陽二氣未分化的狀態。

2. 兩儀

兩儀是太極分化的結果,代表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構成了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

3. 三才

三才代表天、地、人三界。天代表自然界,地代表物質世界,人代表人類社會。三才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4. 四象

四象指的是少陽、少陰、老陽和老陰,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四象也代表著不同的方位,分別是東、南、西、北。

5. 五行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代表着宇宙萬物的基本構成要素。五行之間相互生克,構成了一個循環的系統。

6. 六合

六合代表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向,代表着空間的六個方位。

7. 七星

七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代表着天上的七顆星,是古代重要的導航工具。

8. 八卦

八卦是由三個爻組成的八種基本圖形,代表着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八卦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9. 九宮

九宮是由九個格子組成的圖形,代表着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九宮也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分別是中央、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正東、正西、正南、正北。

表格: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對照表

概念 符號 代表
太極 萬物的起源
兩儀 陰陽 陰陽二氣
三才 天地人 天、地、人三界
四象 少陽、少陰、老陽、老陰 春夏秋冬四季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誰最早提出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概念?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都是源自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文化的一套概念體系,涉及宇宙起源、運作、以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現象。然而,由於歷史悠久,不同時期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闡釋也存在差異,因此很難準確地確定哪一位是最早提出這些概念的人。

概念 首次出現 出現年代
太極 老子 春秋時代早期 (公元前771-476 年)
兩儀 《易經》 周朝 (公元前1046-256 年)
三才 《禮記》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771-256 年)
四象 《易經》 周朝 (公元前1046-256 年)
五行 《尚書》 商朝晚期 (公元前1600-1046 年)
六合 《周易》 周朝 (公元前1046-256 年)
七星 《史記》 漢朝 (公元前202 年-公元220 年)
八卦 《易經》 周朝 (公元前1046-256 年)
九宮 《周髀算經》 周朝晚期 (公元前800-256 年)

從上表可見,太極、兩儀、四象、五行、六合、八卦和九宮的概念,大部分都起源於周朝或更早的時期。其中,太極的概念最早出現於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而兩儀、四象、五行和八卦則最早出現於《易經》。而六合、七星和九宮的概念則相對較晚,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或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概念的定義和演變都非常複雜,而且在不同的著作和思想家中也存在差異。因此,本文只是對這些概念的起源做了一個簡要的概述,並不能完全涵蓋所有相關的內容。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在何處被記載和傳承?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哲學思想和宇宙觀。這些思想被廣泛地記載和傳承在各種典籍和文化形式中,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

記載和傳承

  • 典籍: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思想主要記載在以下典籍中:
    • 《易經》:《易經》是最早記載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典籍,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 《道德經》:《道德經》是老子所著,其中闡述了道家思想,包括太極、兩儀、三才的關係。
    •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五行、六合、七星的理論。
    • 其他典籍:還有許多其他典籍也記載了這些思想,例如《禮記》、《尚書》、《淮南子》等等。
  • 文化形式: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思想也體現在各種文化形式中,例如:
    • 建築: 中國古代的建築,例如故宮、天壇等,都體現了風水、五行、八卦的思想。
    • 藝術: 中國古代的藝術,例如書法、繪畫、音樂等,也融入了一些這些思想的元素。
    • 醫學: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例如五行、陰陽等,也源於這些思想。
    • 民間信仰: 中國民間信仰中,例如道教、佛教等,也包含了一些這些思想的元素。

表1: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記載和傳承

思想 記載典籍 文化形式
太極 《易經》 建築、藝術、醫學、民間信仰
兩儀 《道德經》 建築、藝術、醫學、民間信仰
三才 《黃帝內經》 建築、藝術、醫學
四象 《易經》 建築、藝術、民間信仰
五行 《黃帝內經》 建築、藝術、醫學、民間信仰
六合 《易經》 建築、藝術、民間信仰
七星 《易經》 建築、藝術、民間信仰
八卦 《易經》 建築、藝術、醫學、民間信仰
九宮 《易經》 建築、藝術、民間信仰

總結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地記載和傳承在各種典籍和文化形式中。這些思想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這些術語構成了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影響了許多領域,包括科學、醫學、占卜和風水。本文將簡單介紹這些概念及其相互關聯。

太極: 代表宇宙萬物的本源,是所有事物起源和終結的地方。太極沒有任何形狀或形態,它是一種無形無相的存在。

兩儀: 太極分陰陽,形成兩儀。陰陽代表宇宙萬物最基本的兩種屬性,互相對立卻又互相依存,相互轉化。

三才: 指天、地、人三種要素。天代表自然法則,地代表物質基礎,人代表社會關係。三才相互作用,形成宇宙萬物。

四象: 由陰陽兩儀衍生出來的四種基本元素:太陽、月亮、星辰和山川。四象代表了宇宙的四個方位:東、南、西、北。

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了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五行之間相互生剋制化,形成萬物變化的規律。

六合: 指天地四方(東西南北)加上上下,代表了宇宙的六個方向。六合代表了宇宙的完整性。

七星: 北斗七星,是古代星象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宇宙七個主要的星宿。七星代表了宇宙的方位和時間。

八卦: 由陰陽兩儀衍生出來的八種卦象,代表了宇宙萬物的八種基本狀態。八卦之間相互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

九宮: 由洛書推演而來的九宮格,代表了宇宙九個方位,是風水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九宮代表了宇宙能量的分佈。

表格總結:

術語 解釋 來源
太極 宇宙萬物的本源
兩儀 陰陽 太極
三才 天、地、人 兩儀
四象 太陽、月亮、星辰、山川 兩儀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兩儀
六合 天地四方加上上下 四象
七星 北斗七星
八卦 陰陽兩儀衍生 兩儀
九宮 由洛書推演 八卦

這些古代哲學和文化概念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對宇宙萬物運作規律的理解,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哲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展現了古代先民對宇宙本源、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

1. 太極

太極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一個無極的狀態,它代表著天地未分,陰陽未判的混沌狀態。太極運轉生出兩儀。

2. 兩儀

兩儀是指陰陽,是太極分裂出來的兩個相對的氣象,一陰一陽,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代表著宇宙萬物的基本形態。

3. 三才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是宇宙中的三大要素,他們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宇宙體系。

4. 四象

四象是指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是兩儀陰陽的進一步發展,代表著四種不同的氣候和方位。

5. 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他們相互生克,循環往復,代表著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

6. 六合

六合是指天地四方,代表著宇宙空間的六個方位。

7. 七星

七星是指北斗七星,是天空中最重要的星宿,代表著宇宙的運行規律。

8. 八卦

八卦是指乾、坤、震、巽、坎、離、艮、兑,是根據陰陽變化而形成的八種基本卦象,代表著宇宙萬物的不同狀態。

9. 九宮

九宮是指由洛書演化而來的九個方位,代表著宇宙空間的九個區域。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的關係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化出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九宮。他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完整的宇宙觀。

表格: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項目 內容
太極 宇宙萬物的本源
兩儀 陰陽
三才 天、地、人
四象 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六合 天地四方
七星 北斗七星
八卦 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九宮 由洛書演化而來的九個方位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