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 | 釋義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和平 | 沒有戰亂或紛爭 | 安寧、祥和 | 戰爭、動盪 |
和諧 | 各方面相處得融洽、沒有矛盾 | 融洽、和睦 | 衝突、不和 |
和好 | 停止爭吵或敵對,恢復友好關係 | 言歸於好、破鏡重圓 | 爭吵、決裂 |
和善 | 性格温和,待人親切 | 温和、友善 | 暴躁、兇惡 |
和順 | 態度温和,不急躁 | 温順、謙和 | 急躁、暴怒 |
和煦 | 温暖而柔和的陽光或風 | 温暖、舒適 | 寒冷、刺骨 |
和尚 | 剃去頭髮、眉毛,穿著袈裟,奉佛修行的出家人 | 出家人、比丘 | 道士、尼姑 |
和的意思
“和”在中文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字詞,它承載著豐富多樣的含義,在不同的語境中扮演著各種角色。本文將探討“和”的字義演變、使用範疇和深層文化內涵。
字義演變
“和”字最早出現在殷商甲骨文中,其形似兩隻手相合,象徵著“合併”、“調解”之意。在篆文中,“和”字的寫法與甲骨文基本相同,但字形更為規整。隸書時期,“和”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筆畫更簡潔流暢。到了楷書時期,“和”字的寫法基本定型,沿用至今。
使用範疇
- 調和、協調:“和”最常見的用法之一便是調和、協調不同的事物或關係,例如“和解”、“和睦”、“和諧”。
- 平靜、安詳:“和”也可用於形容平靜、安詳的狀態,例如“和平”、“和順”。
- 便於接受、欣然同意:“和”還表示便於接受、欣然同意,例如“和易”、“和顏悦色”。
- 相應、適合:“和”還可以表示相應、適合,例如“和合”、“相和”。
- 指代音樂:“和”在音樂領域中指代協調的音色或和絃,例如“和聲”、“和音”。
種類
和的種類 | 含義 | 例句 |
---|---|---|
合和 | 事物間相結合相融合 | 天人合和、陰陽合和 |
協和 | 事物間協調一致 | 聲協和、人與人之間協和 |
和平 | 沒有戰爭、爭鬥的狀態 | 世界和平、家庭和平 |
和諧 | 事物間相容相安 | 社會和諧、自然和諧 |
和睦 | 人與人之間關係融洽 | 家庭和睦、鄰裏和睦 |
和順 | 性情温順、態度平和 | 性情和順、言行和順 |
和氣 | 氣氛融洽、親善 | 和氣一團、待人接物和氣 |
和善 | 性情温和、善待他人 | 和善可親、和善待人 |
深層文化內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具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中國人崇尚和諧、包容、中庸的價值觀:
- 和為貴:“和”作為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被古代先哲推崇為“貴”。孔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 中庸之道:“和”與“中庸”思想密切相關,強調在處理事務時把握適度,避免極端,求同存異。
- 大同世界:“和”也是中國人嚮往的美好社會理想,寄託著天下太平、四海一家的願望。
綜上所述,“和”在中文裡不僅是一個字詞,更是一個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符號。它反映了中國人追求和諧、包容、中庸的價值觀,並在人際交往、社會治理和國家理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