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地支這個概念我們來説可能有那麼一點點陌生,但十二生肖是大家能詳,這裏,我們十二生肖和圖騰崇拜之間關係,這個説法存在多不靠譜地方。

十二生肖其實普通民眾熟識動物來標識十二地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要“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記得多,吸引人,這體現了古人智慧。現今考古發現已知,秦代時候有關於十二生肖説法了,只是動物種類有那麼一點點出入而已。

因為地支與生肖捆綁,所以很多人認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解釋,但事實並非如此。另外,古人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十二個時辰可以十二地支來應,如下:

時辰地支對應關係,於是有人十二地支時辰來強行解釋,但依舊是,地支與生肖和時辰沒有關係,是因為地支具備十二進制特點而作為計數工具引用過來。

事實上,地支是用來標示月份,十二個月應着十二地支,需要注意是,這裏“十二個月”於我們今天認知十二個月,它既不是曆十二個月不是公曆十二個月,這得北斗七星説起。

北斗七星季節和時間,出現於天空方位,但其斗柄指向北極星,北斗七星旋轉一週定義一年,一年平分為四份, 每一份稱季,古人初昏時斗柄所指方向來決定四季:斗柄指東,天下春;斗柄指南,天下夏;斗柄指西,天下秋;斗柄指北,天下冬。而每一季平分為三份,每一份稱月,所以一年十二個月。

北斗七星斗柄稱“建”,因此劃分出來十二個月稱月建,十二個月建用十二地支來標識,稱建子、建醜、建寅、建卯、建辰、建巳、建午、建未、建申、建酉、建戌、建亥,這是十二地支使用場景,説,十二地支是用來標識月份。

後來,每個月建平分兩個部分,稱“節”和“氣”,説,時候,“節”和“氣”是,而現在“節”與“氣”是不區分,統稱節氣,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建,分二十四個節氣。

先秦及時候,因為各個諸侯國情況,並沒有嚴格統一年首。漢代開始寅月首,形成春夏秋冬順序,我們這裏“寅”首,其二十四節氣及公曆應如下。

建寅:立春(黃經315度,2月3日-2月5日)、雨水(黃經330度,2月18日-2月20日)

建卯:驚蟄(黃經345度,3月5日-3月7日)、春分(黃經0度,3月20日-3月22日)

建辰:(黃經15度,4月4日-4月6日)、穀雨(黃經30度,4月19日-4月21日)

建巳:立夏(黃經45度,5月5日-5月7日)、小滿(黃經60度,5月20日-5月22日)

建午:芒種(黃經75度,6月5日-6月7日)、夏至(黃經90度,6月21日-6月22日)

建未:小暑(黃經105度,7月6日-7月8日)、大暑(黃經120度,7月22日-7月24日)

建申:立秋(黃經135度,8月7日-8月9日)、處暑(黃經150度,8月22日-8月24日)

建酉:白露(黃經165度,9月7日-9月9日)、秋分(黃經180度,9月22日-9月24日)

建戌:寒露(黃經195度,10月8日-10月9日)、霜降(黃經210度,10月23日-10月24日)

建亥:立冬(黃經225度,11月7日-11月8日)、小雪(黃經240度,11月22日-11月23日)

建子:大雪(黃經255度,12月6日-12月8日)、冬至(黃經270度,12月21日-12月23日)

建醜:小寒(黃經285度,1月5日-1月7日)、大寒(黃經300度,1月20日-1月21日)

那麼十二地支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這裏春到冬順序,即“寅”到“醜”順序解釋一下,能力,可能會存在地方,有待指正和改進。

建寅, 是公曆2月4日 – 3月6日前後,立春之後,北方氣温開始回升,冬末春初之際,是動物毛皮時候,所以遠古人會選擇這個時節進行集體狩獵,獲取用以禦寒動物毛皮,他們常用狩獵工具弓箭,而“寅”字甲骨文字形射箭中,所以人們“寅”字來表示這個時節。

建卯,是公曆3月6日 – 4月5日前後,此時節,春風解凍,大地開化,地表可以挖坑動土了,遠古人會選擇這個時候進行平整土地,準備耕作,而“卯”字本義挖坑打孔,如卯榫,所以“卯”字來代表這個時節。

建辰,是公曆4月5日 – 5月6日前後,此時節,人們開始耕作,而耕作需要使用農具,“辰”字甲骨文本義一種大蛤蜊殼製作耕種和除草農具,所以“辰”這種農具來表示此時節過了。

十二生肖是用來記年,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順序排列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這些統稱十二地支符號,注意,子是十二地支第一位,屬鼠,以此類推。中國古時一天劃分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於現在兩個時。相傳古人中國十二生肖中動物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總體看,它們之間有聯絡,因此可以代替。懂麼? ——、樓上喊得我、處女座男生有那麼衰嗎?

黑天苟地,一片,鼠,時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 十二生肖蛇 間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後,接著要闢地,“地闢於”,牛耕田,該是闢地物,所以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有死,置人於死地過於猛虎,寅,有敬畏義,所以寅屬虎。 卯時,為日出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含爻,太陰即月亮之精玉 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卦 象,此時正值羣龍行雨時節。辰屬了龍。巳 ,四月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蛇好日子,如魚兒得水。另外,巳時上午,這時候蛇歸洞,因此,巳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踏地。騰陽,踏地陰,馬陰陽之間躍進, 所以成了午屬相。羊,午後吃草最佳時辰,上膘,此時未時,屬羊。後申時,是日西山猿猴啼時辰,並且猴子喜歡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下陰爻,而中間陽爻代表太陽金烏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戌時。狗守夜家畜,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浸入一片狀態,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裡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隻知道吃混混沌沌生物,故此豬成了亥屬。因為它們是古人長期生活中事件有聯絡的羣獸,是為了於記住天干地支名歲,而十二動物來稱呼它們 有什麼關聯地支、天干 那是算時間 這個算是時間 子:23:00-1:00 醜:1:00-3:00 寅:3:00-5:00 卯:5:00-7:00 辰:7:00-9:00 巳:9:00-11:00 午:11:00-13:00 :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延伸閱讀…

子醜寅卯十二生肖讀法_百科TA説

十二生肖對應的子醜寅卯什麼的是怎麼排的呀?

天干與地支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 十二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總稱,稱十二時辰。

六十甲子排列:無論年月日時是六十甲子順序排列下來,古不可變異,所以瞭六十甲子排列順序,六十甲子組合,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順序組合,六十甲子組閤中,是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會出現陰陽互配情況。

我們六十甲子排列寫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確定干支紀流年,98年戊寅年,99年己卯,2000年庚辰年,倒推上去,97年丁丑年,96年丙子年,95年乙亥年,從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月確定,一年十二個月,與十二地支應,十二個月地支是不變,我們這裏這種關係 寅正月,卯為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十二月。

日曜日(にちようび)星期日  nitiyoubi 月曜日(げつようび)星期一  getsuyoubi 火曜日(かようび)    星期二  kayuobi 水曜日(すいようび)星期三  suiyoubi 木曜日(もくようび)星期四  mokuyoubi 金曜日(きんようび)星期五  kinyoubi 土曜日(どようび)    星期六  doyoubi 記憶秘訣 日 : 太陽日, 星期日 Sunday 月 : 月亮日, 星期一  Monday 火 : 火上有兩點, 星期二 水 : 三點水, 星期三 木 : 木有四劃, 星期四 金 : “五金”, 星期五 土 : 剩下星期六了

地支有十二個,説地支大家會陌生,但是地支內容大家一點會陌生。只要知道十二生肖記住了地支內容(您是不是默背十二生肖了呢~)。十二個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來記錄時間,生肖作為我國獨有,是和時間有關係。但是和天干一樣,地支不僅表示次序,包含著事物生、長、化、收、藏、再生含義,和時間是一個循環。

「子」,《史記·律書》解釋「言萬物滋於下」,《漢書·律曆志》曰「孽萌於子」;

「醜」,《史記·律書》解釋「紐也,萬物厄紐出」,《漢書·律曆志》曰「紐牙於」;

「寅」,《史記·律書》解釋「言萬物始生螾(yin三聲)然」,《漢書·律曆志》曰「引達於寅」;

「卯」,《史記·律書》解釋「言萬物茂」,《漢書·律曆志》曰「茂茆(mao二聲)於卯」;

「辰」,《史記·律書》解釋「萬物蜄(shen四聲)」,《説文解字》曰「震,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物生」;

延伸閱讀…

你是“屬”啥的?關於十二生肖,我們一定得説出個“子醜寅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到底是什麼意思?給你最詳細的解讀

「巳」,《史記·律書》解釋「言陽氣巳盡」,《説文解字》曰「巳,四月陽氣出,陰氣藏」;

「午」,《史記·律書》解釋「陰陽交,故曰午」,平時正午陰陽相交之時。

「」,《史記·律書》解釋「萬物成,有滋味」,《説文解字》曰「味,六月滋味」;

「申」,《史記·律書》解釋「言陰用事,申賊萬物」,《漢書·律曆志》曰「申豎於申」;

「酉」,《史記·律書》解釋「萬物」,《説文解字》曰「,八月禾黍可酻酒」;

「戌」,《史記·律書》解釋「萬無盡滅」,《説文解字》曰「滅,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地」;

「亥」,《史記·律書》解釋「改,言陽氣藏下」,《漢書·律曆志》曰「該閡於亥」;

綜上,不管是天干還是地支是數字排列。它們包含含義運用到醫學上,季節、方位、臟腑功能、治療方法聯繫起來,形成了中醫特色之處。《素問·髒氣法時論》中記載:「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曰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心主夏,手陰太陽主治,其曰丙丁,緩,急食酸以收。脾主長夏,太陰陽明主治,其曰戊己,脾,急食苦以燥。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曰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陰太陽主治,七月壬癸,腎,急食辛以潤。」可見古人干支含義運用到中醫理論及治療方法中。

現在我們時間概念了手錶、電視、電話可以確定時間,利用現代科技,可以確到毫秒、微秒。但是一兩千年前人們是如何計算和記錄時間?今天和大家説一説時候計符號——干支。 什麼是干支?「干支」即「天干」和「地支」。

什麼是干支甲子干支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類,統稱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國古代計算年、月、日、時次序以及推算五運六氣變化代表符號。運氣學説主要推算法則離不開天干地支。

干支不但可以表示時間,還可以用來表示空間。  上一談裏我們説過,於「鬥綱月建」,祖先將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十二地支表示。

陰陽二字伴隨整個中醫生涯,六經概念貫穿整本《傷寒論》。 本文江海濤老師陰陽實質入手,借陰陽魚及卦象闡述陰陽六經關係,以及説六三、十三、二十三這三個數,有別樣中醫十二生肖戰爭角度來論述營衞,整個過程通俗易懂,薦同道一閲。我們今天説説陽六一些問題。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斗柄東指,天下春;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

烹瀾尋干支之本質,閲覽羣書,很多書雖署名某某大家名著,然內容往往草草了了,不堪一笑,純屬胡編湊,混錢賺名作。

甲含義: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內而陰包裹。東方,【五行】屬木,【季節】屬春季;【天干】陽幹乙含義:草木初生,枝葉屈曲。

Author

alan1226a@gmail.com
最愛日本旅行。網站由2014年起不斷分享日本旅行心得~ 台灣《日本遊樂》專欄作家, 暢銷書《日本由我行》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